人民币,美元,汇率,基点,什么意思,汇率的书写格式
人民币,美元,汇率,基点,什么意思
一个基点就是万分之一,33个基点就是万分之三十三,即0.33%外汇汇率的标价通常由5位有效数字组成,从右边向左边数过去,第一位称为“×个基点”,它是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第二位称为“×十个基点”,如此类推。(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基点代表0.01个百分点,那么100个基点就代表1个百分点,所以不难理解,如果有报道称汇率提高多少个基点或者是下降多少个基点,则可以让这个基点乘以百分之0.01就可以知道汇率是下降或是升高了多少个百分点。例如:如117.90买日圆纯挣100点,那你就用0.01/1.1790*1000=8.5美金。
汇率的书写格式
汇率通常表示一个国家货币和另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以下是常见的汇率书写格式:
1. 直接标价法:用外币表示一定数量的本币。
例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5,即1美元=6.5元人民币,可书写为USD/CNY=6.5或者CNY/USD=0.15(取小数点后两位)。
2. 间接标价法:用本币表示一定数量的外币。
例如:日元对欧元汇率为0.008,即1欧元=125日元,可书写为EUR/JPY=125或者JPY/EUR=0.008(取小数点后三位)。
在书写汇率时,需要注意货币的顺序和缩写的使用。通常情况下,货币缩写以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USD代表美元,EUR代表欧元,CNY代表人民币,JPY代表日元等等。同时也需要注意书写格式的统一性,以便于不同语言、国家、地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为什么会有汇率这个东西
最初我们的祖先使用其他货物换取自己需要的货物,这种物物交换方式效率自然非常低,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协商和寻找才能达成一笔交易。最终,金属如铜、银和金被赋予标准的尺寸用于流通,再后来金属根据不同的等级(纯度)被用于商品兑换。
作为交换媒介,它们被大众所接受,也满足了实际操作中如耐用性和保存的需要。最终在中世纪晚期,大量的纸质IOU作为兑换媒介逐渐普及。
携带“珍贵”纸张与携带数袋珍贵金属相比的明显优势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显露出来。最终一些较安定的国家开始使用纸质货币,并使用黄金储备作为纸币支撑价值。这就是大家所知的金标准。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规定将黄金定价为35美金每盎司,并固定了其他货币兑换为美元的汇率。1971年尼克松总统终止了黄金流通,并将美元兑换其他货币的汇率进行了浮动调整,从此汇率这个词就开始进入民间了。
但是这位头条提问的朋友,关键是问为什么会有汇率,而不是问如何产生汇率。其实很好回答,就是纸张货币能掩盖国家货币本位的丑陋,汇率就是大家报团一起掩盖丑陋。
如果把货币当成一种特殊的商品就好理解了,不过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是由这个国家无数的商品、信用、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估价的。
首先应该申明汇率不能简单看几比几的问题,而应该看长远或短期他是否稳定的问题。
从信用来讲,这个国家信用好,那么大家都愿意买你的货币,那么自然价值就会高,钱就值钱。
从经济实力来讲,这个毋庸置疑,我能赚钱,难道还担心我的钱不值钱了,如果是贬值了,那也是我希望他那样。
再看看国防实力,国防实力平时不怎么引起重视,总认为钱只和经济有关,在在一定程度上一个阶段内,国防实力是能影响到货币的价值。
汇率的存在体现出来的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比如非市场机制的锚定等等方面,没有汇率那么世界经济必然乱套,汇率不稳定,那么这个国家经济也必定乱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