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网量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汇率 > 正文

汇率

俄气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前两年总和,达2.5万亿卢布,将首次实现年中分红,如何看待这一业绩

访客2024-04-13汇率31

俄气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前两年总和,达2.5万亿卢布,将首次实现年中分红,如何看待这一业绩

欧洲天然气和俄乌冲突之前相比已经上涨10倍,虽然欧洲国家说是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也停止供气了,今天有消息两个输气管道都被破坏了!欧洲国家虽然都在从其他国家寻找天然气供给,但是请记住天然气增产不是短时间的事,都需要两三年时间!

所以欧洲国家进口的天然气说到底还是俄罗斯的,只是在别的国家倒个手,这其中也包括美国,美国人这边要求欧洲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他自己进口然后买给欧洲国家,这欧洲的冤大头,还特自豪的告诉全世界我们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依然能找到其他进口天然气国家,这其中印度、中国、沙特、土耳其等国都是在做俄罗斯天然气的二道贩子!

二道贩子当然挣钱。但是俄罗斯卖出的价格应该也比冲突之前价格高的,而且别忘记,欧洲国家都在提前储备天然气,所以今年进口的天然气量比去年大很多,所以俄气公司利润高很正常!

只是这种利润是否可持续,有待观察!

最近,俄气报告称,其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长了2.6倍,达到2.51万亿卢布,EBITDA为2.2倍,达到3.05万亿卢布。与此同时,2022年6个月的净债务与EBITDA之比降至0.23。

首先,俄气强劲的财务数据源自俄乌战争带来的欧洲能源危机。

在2022年的8.5个月中,该公司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了约84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比2021年同期减少了537亿立方米(38.8%)。根据Vedomosti基于欧洲天然气输送系统运营商网络(ENTSOG)数据的计算,9月26日,俄罗斯向欧盟出口了768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而去年同期为4.245亿立方米。根据2022年6个月的结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欧盟出口了约500-5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去年同期为791亿立方米。

俄气向外输送的天然气虽然减少,但价格上涨弥补了一切损失,据分析2022年上半年俄罗斯在非独联体国家的管道天然气平均价格超过每1000立方米730美元,在欧盟更是接近800美元。正式天然气价格高企,外加卢布对美元的升值所带来的偿还外债收益,使得俄气财务报表异常靓丽。

其次,俄气目前也面临着一些利空的问题

北溪管道意外的泄露事件让北溪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几乎无法使用,俄气向欧洲输送只能依赖于“土耳其溪”和乌克兰过境管道。

另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022年的最终利润将受到矿产开采税一次性增加超过1.2万亿卢布的影响,财政部在6月底建议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天然气生产的矿产开采税征收临时附加费。2022年的额外加税可能达到4160亿卢布。

最后 俄气今年的全年利润预期

根据ICE交易所的数据,9月27日在荷兰的TTF中心,10月期货的价格约为每1000立方米1930美元,而12月期货的价格约为每1000立方米2180美元。可以预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欧盟国家的天然气销售价格将增加到每1,000立方米1,000美元。而非独联体国家供应的天然气的平均出口价格,到2022年底将达到每1000立方米829美元。根据BCS世界投资世界高级分析师罗纳德·史密斯(Ronald Smith)的说法,到2022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EBITDA约为650亿美元(按中央银行现行汇率计算为2.9万亿卢布),净利润为450亿美元(2万亿卢布)。

两方面导致俄气公司利润暴增

1.俄乌战争对能源供给的影响很剧烈,天然气价格暴涨,而依赖俄气的国家和地区在没有完全替代方案之前是必须接受高价燃气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关系着国计民生!2.俄罗斯本身因为战争的需求,要求各兵工厂和企业加班加点干活,这就形成了自己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

俄气公司净利润大涨,看得见和看不见部分的贡献都很重要

受制于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输往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受阻,导致今年的市场价格暴涨。虽然俄罗斯油气产品的出口量大减,但净利润却依旧暴涨。但如果将净利润的暴涨全部归咎于价格的暴涨,似乎尚不能彻底令人信服。

在分析俄气公里净利润暴涨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另外一条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了的新闻,那就是今年来已经有多名俄国能源行业的高官死于非命。在各种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找不到他们死于非命的缘由。但从俄气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这无疑也是净利润暴涨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寡头们成为了这个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积攒财富的速度实在惊人,却又不是通过人们熟知的途径。随着这份俄气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我们终于可以弄明白他们的财富为何可以在短时间内暴涨的缘由。

从俄乌冲突开战以来,人们在惊叹俄军实力下滑的同时,也在分析造成军队实力下滑的原因,无疑缺钱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借助于这场冲突,普京终于有了底气和烟幕开始了又一轮针对国内寡头的“战争”,俄气公司这份财务报告就是这场看不见战争的答卷。

俗语道:打仗就是打的钱粮,又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雄厚的财务实力,才有可能应对接下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随着欧洲能源替代的展开与完成,特别是北溪所有管道被炸,俄气公司的这种大好局面究竟是“回光返照”,还是今后的常态,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安倍晋三突然辞职,举世震惊,那么导致他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安倍的突然辞职让人感到震惊的,安倍连续在任时间达到2799天,超过前首相佐藤荣作保持的2798天任期的纪录,成为连续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我想他此时辞职肯定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得出的最好结果。

身体原因:安倍8月份频繁去医院,8月17日,安倍前往庆应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 8月24日,安倍再次前往医院。作为一国元首,一个星期内频繁入院体检,身体肯定是存在疾病。

经济原因: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2020年一、二季度,日本连续2个季度经济衰退,经济萎缩将使“安倍经济学”带来的成果化为乌有。日本是出口型经济,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两边都不好站队,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这两大难题,还是早点辞职为好。

国内原因:幕僚丑闻不断,反对派强力施压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上的燃油补给活动无望,新的法案难以获得通过。多名内阁幕僚爆一系列不透明的政治资金处理问题。参议院选举失败后重整政权的目标以往更加严重的困难。

我反复提出一个观点,不是安倍有大病,而是日本有大病,这个病名叫做“政治考量病”。

安倍在病情反复之后,突然宣布辞职,这是有原因的,既有主因又有诱因。

主因是日本现阶段看不准中美博弈的前景到底如何,谁赢谁输问题仍不明朗,日本不想在“胜负不明胆子大”的情况下选边站,他想隔岸观🔥火,伺机选择,向胜利的一方靠拢。在中美俄三个大国角逐的风口浪尖上,持中庸之态是高明的选择。基于此,日本选择“装病”,以守为攻,示弱为好。

但美国老大哥却不给日本小老弟这个机会,日本这个优胜的马前卒,特朗普特别重视,“卒子过马是小车”嘛,他会给日本小卒挑更重的担子,战略上的压力具有传递性,大哥承担多大的压力,就会传递一部分到小弟身上,这是兄弟一场的本分。

诱因就是安倍一觉醒來,突然觉得日本形势非常不妙。这种不妙的源头是突发事件导致的一一中美在西太平洋爆发了军事博弈,尤其是中国突然出手,在西太平洋试射了两枚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近4000公里,这就抹杀掉了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的威力。

为此,美国在这种态势下,就非常需要小弟的力量加入其间,首先要迅速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这样才有可能在西太平洋跟中国再度形成一种新的对峙和平衡。

安倍精明过人,他早就预感到了西太平洋的会起“大波浪”,美防❌长放话“美国己做了准备”与中国开战,安倍顿觉压力百增。日本只得“装病”,就是要让美国传递过来的压力打在空处不着地。

基于这些主因和诱因,贼精贼精的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总部的一次官员会上,就辞职的理由,理直气壮地说:“因为生病的原因,我无法作出正确的(政治考量)判断”。

老孙要问:这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呢,还是根本就不想作出这个富有政治考量的判断呢?细思量,一切奥妙尽在“不设临时代理,任职到选出下一任首

相为止”中。这就告诉世人,在日本未选出新首相这段时间里,日本是“两耳不闻国外事,一心只顾防大疫”。

安倍心里在说,对不起老大,我病重无法出台一些重大政策,尤其是美国提议要在日本设中导一事,这些都是要留给下一任首相去决断吧。

安倍这种“高明”之举,对于中国来说,两个字:乐见!

震惊什么意思?是你惊着了?日本鬼子又进村儿了?别怕,都是抗日神剧看滴,老做噩梦:“小鼻子早投降啦。”

安倍晋三辞不辞职改变不了什么,对内,安倍经济学不能振兴日本经济,对外,改变不了日本战败国的命运,北面,收不回北方四岛,南面,钓鱼岛也不能钓鱼,世界什么都没有改变,举世怎么震惊?让世界惊一下,总得有一个让人震惊的理由吧,比如说,东京大轰炸,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可那时,安倍晋三还在他娘肚子里呢。

安倍晋三确实是病了,应该是病得不轻。搞全球俯视外交,争取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腿都跑细了,效果不佳;跟中国搞活东北亚经济,美国天天搞破坏;能收回北方四岛也行,也算了不起的政绩,可是,大伊万太吓人了,不敢惹。

积劳成疾,不如归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