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网量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汇率 > 正文

汇率

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中国企业的机遇来了吗

访客2024-04-17汇率10

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中国企业的机遇来了吗

对中企来说,有很大风险,但是绝对是一个机会。

以前美国对伊朗制裁,任何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的企业和国家不但要受到美国的“二级制裁”,而且在国际上会被所有发达的西方国家和企业所不容,因此几乎就是“非法”。但是从2015年《伊核协议》生效之后,世界上只有美国在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而且美国的退出并不改变联合国决议的合法性。因此,现在任何企业和国家与伊朗之间的贸易都是符合国际法“硬性”规定的,和伊朗贸易不再是一个灰色区域。除了美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和企业会诟病。

由于美国将会按照其国内法“处罚”所有继续和伊朗交易的企业,很多欧洲企业确实在退出伊朗。虽然欧盟已经集体宣布将会继续执行《伊核协议》,但是欧洲政府的决议并不能实质上保护欧洲企业不被美国制裁。大型企业多多少少在美国都有商业利益,在没有绝对保护的前提下,不可能为了“坚持正义”和伊朗进行贸易,得罪美国,丢失在美国企业的利益。因此,欧洲企业确实纷纷准备退出伊朗。事实上,欧洲大型企业早已经向它们的政府表示,就算愿意留在伊朗,也没有国际银行金融系统可以帮助它们继续和伊朗完成贸易;现在所有的国际运油船也已经拒绝接受从伊朗出发的运输业务了。

然而欧洲的困难,对于中国来说却不一定是困难。中国通往伊朗的铁路已经高调开通,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这个能力继续和伊朗保持贸易。而中国可以通过国家保护的模式和人民币结算,达到屏蔽美国监察的目的,有可能让企业安全完成和伊朗的贸易。

因此,欧洲的撤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是一次机会。

题目所说并不准确-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的说法并不符合现实,中国企业的机遇也不是现在才来,早已布局多年。

欧洲对伊朗的投资,更多是种对未来的投资。今天眼明之人都看得清美国是在衰退之中,霸权地位将要不保,而俄罗斯和新兴大国发起的欧亚贸易大通道项目对欧洲有极大的诱惑力,欧洲在伊朗的投资是对未来长远的布局。

近日欧洲面对美国的压力,并没有退让的意思,和普京通电交流并确定了继续伊核协议的政策,并和在伊朗投资的欧洲企业保证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等人甚至豪言欧盟要替代美国成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

当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少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的欧洲企业恐怕要遭殃。道达尔(Total)、德国能源公司Wintershall AG和丹麦油轮公司Torm AS等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的欧洲公司由于惧怕美国的制裁,选择了退出伊朗。

但是,也有欧洲企业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顶风作案",和伊朗达成投资,居然还是美国的"铁哥们"英国干的好事:伊朗计划与英国Pergas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Ltd 签署一份为期10年价值11.6亿美元的合约,对伊朗南部的Karani油田进行开发,是伊朗石油工业“傲视”美国制裁的第一次“突围”。


若某些欧洲退出伊朗,伊朗已经表示会马上让俄罗斯和中国的企业接替。其中,中国石油公司有机会接手Total在南帕尔斯气田项目的股份。而在此前,伊朗大大小小的市场和商店早已被中国商品占领多年,由浙江义乌到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铁路也在今年初已经开通,并顺利拿下伊朗高铁大单,中国企业早已在伊朗深入布局。

欧洲企业为什么要从伊朗撤退?欧洲不是说好要和伊朗继续留在伊核协议吗?

说好了要做彼此的永远,为什么却要撤走。其实这种结果天下会会天下早在之前的问答中指出,欧洲的金融企业不可能不和美国交往,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金融企业是最不敢和伊朗打交道的,今后伊朗收支付资金及国际借贷成本都会很高。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管。美国只要管住这点就可实现一剑封喉。

5月21日,美国新国务卿蓬佩奥在华盛顿发表他上任后第一次重要讲话,他表示如果伊朗不做出改变,美国将对伊朗实施史上最严厉制裁,蓬佩奥也暗示美国的欧洲盟友如果与伊朗往来,美国不排除制裁这些企业。

这就是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的政治背景。在金融企业不敢与伊朗交往的情况下,实体企业在同样面临制裁威胁的情况下,选择从伊朗撤退就是必然的选择。

有人会提出来,如果有集团企业下属有银行,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那不就意味着他的机遇来了吗?事实上就意味着这家银行及其集团必须永远放弃美国市场。

所以虽然目前只有美国在对伊朗进行制裁,SunGlobalInvestment首席执行官MihirKapadia认为,目前为止因为制裁,伊朗此前生产的200万桶石油已经被移出市场。

而伊朗货币里亚尔今年以来官方汇率已经贬值了三分之一,在特朗普发出美将退出伊核协议的信息后,就更加提前作出反应。从4.8万里亚尔兑1美元跌至6.2万。同时由于伊朗对外汇的严格管制,以及金融的不稳定(房地产暴跌,导致多家银行歇业),进口原材料和商品的企业已经完全休克,网购也停止了。伊朗目前已经停止使用美元,转而使用欧元。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为您提供多角度观察时事要闻,欢迎您的关注!

所谓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目前只是有一些欧洲企业因为担心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而放弃了跟伊朗的经济往来。虽然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表示,欧盟方面将会推出一系列措施保护自己的企业,防止它们因为跟伊朗存在经济往来而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

然而欧盟的措施充其量也只是给伊朗壮壮胆,实际对伊朗的保护效果非常有限。毕竟各企业不是在欧盟与美国之间做选择,而是在伊朗与美国之间做出抉择。伊朗和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差实在过于巨大,而且美国还掌握着世界货币和金融霸权,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会为了小小的伊朗市场而去得罪美国。

跟美国政府对着干的后果是很严重,前段时间某企业的惨痛经历就是对其它企业严正的警告。不要认为欧盟企业走了,中国企业就可以大规模进入伊朗市场,也许很多我们的企业也会走。毕竟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对全球所有企业都有效的,除非这个企业觉得伊朗市场比美国还要重要,要不然它不会顶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压力而冲进伊朗市场。

总之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一个国家的企业敢不敢违反美国的制裁决议进入伊朗,这跟该企业所属的国家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伊朗跟美国的经济差距够大,那么美国就可以有效制裁伊朗。

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的时候,知道这个协议对自己是不利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争议的。

有些人认为日本是自愿签署《广场协议》的,反倒是美国是被迫的,持这类观点的人肯定也就会认为“日本不知道这个协议是对自己不利的”,比如《今日悉尼》(sydney today)的这篇文章就认为“日本不是被强迫的,而是情愿的,是一个情愿的参与者。倒是美国政府,有点被迫。”

《今日悉尼》文章截图:

不过更多的人认为日本是被迫的,虽然知道这个协议对自己不利,但面临美国的强大压力,签署《广场协议》也是无奈之举。很多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和阐述,我举几个例子:

《环球时报》认为:

“广场协议”是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签署的。其时,美元飙升,美国通胀高企、贸易逆差扩大,望以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五国最终同意协调干预。协议签订后10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出现严重泡沫化,从此落入“失去的10年”。广场协议救了西方,牺牲了日本经济。“广场协议”时的日本,在经济结构上对美国有相当程度的依附性,汇率主控权也掌握在人家手里。

英国《BBC》中文网在报道指出:

80年代对日的贸易战并未帮助美国显著减少贸易逆差,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高估。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包括日本在内的五国在纽约签署广场协议(The Plaza Accord),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广场协议后,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日本积极提振内需,採取宽鬆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日元急剧升值,导致了日本实体经济资金外流、资本涌入等问题,造成资产泡沫,最后导致崩溃。」

《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的一篇文章引用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一句话:“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惨痛教训。”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广场协议》的签署背景,认为中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日本覆辙。


我个人认为日本是知道《广场协议》是对自己不利的,但日本经济、安全等都严重依赖美国,比如汽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超过20%,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赤字也一度飙升至500亿美元。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美国政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所以逼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1982年美国人砸日本车

美国人砸日本车

1987年,9名美国国会议员抡起大锤砸日本收音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