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调汇率怎么调啊?具体计算,分录,请帮我举例说明,谢谢
月底调汇率怎么调啊?具体计算,分录,请帮我举例说明,谢谢
5月支付了外方一笔费用,当时的账务处理:
借 管理费用 10000美元 汇率6.98 698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美元 69800
5月31日的中间牌价为6.9472,月末应该如何调整汇兑损益呢,怎么做分录呀
汇兑损益一般在期末进行调整,期末指的是月末、季末或年末。
建议:如果汇率变化小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年末调整,如果汇率波动很大,应采用按月或季度来调整。
分录
1、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溢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2、汇兑收益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现金(外币现金)
应收账款(外币客户)
应收票据(外币客户)
预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短期借款(外币借款)
长期借款(外币借款)
应付账款(外币供应商)
应付票据(外币供应商)
应付工资(外币工资)
预收账款(外币客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在编制上述科目分录时,除财务费用外,其余科目的金额均应编制如下:
XXX科目 外币 0.00 人民币:损、溢金额
损溢计算公式
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期末汇率-期末该外币账户的人民币余额
1、>0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2、
资产类科目,表示汇兑损失
负债类科目,表示汇兑收益
人民币汇率创近一年新低,有可能跌破7吗,究竟有哪些原因影响汇率
凡事都不敢说得很绝对,不然容易啪啪啪被打脸,但人民币汇率跌破7,确实是不太可能的。
先说说跌破7的概念,我们最好用人民币中间价,因为这个价格有足够长的历史数据,同时也是央行干预汇率最重要的“指导价”。
先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图走势图(中间价,注意是月线,即一根K线代表一个月)。里面有3个关键时间点:
时间点1是2008年5月,当时人民币从2005年7月一路从1:8升值过来,并在2008年5月升破7。如果人民币汇率现在跌破7,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创出10年新低。
而在这10年间,中国GDP从4.6万亿美元增长到12.24万亿美元,增长了166%;而同期美国GDP累计增长了31.7%。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越强劲,汇率应该要升值,如果人民币反倒创出10年新低,这肯定是很难让国际社会理解的,也会被(美国)人认为故意在操纵汇率。此为理由一。
我们再看时间点3,是2017年初,也是差一点点跌破7,但央行还是守住了这一重要关口。当时守住这一关口的代价是很大的,中国的外汇储备从接近4万亿美元,一路缩水到差点跌破3万亿美元,当时的资本外流非常严重,而为了堵住资本外逃的口子,央行当时制定了较为严厉的外汇管控措施,并且对万达、安邦、海航这些对外投资很疯狂的财团实施“精准打击”。
而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情况要好得多,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反倒是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维持稳定,比2017年年初形势要好得多。
在2017年那么严峻的形势下,央行用1万亿美元的代价也要保住7这个关口,那么在现在形势好得多的情况下,人民银行更有能力和必要性,保住7这个被外界理解的生命线。一旦7被突破,那么资本会不会突然大规模外流,这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此为理由二。(下图为中国的外汇储备)
理由三,是目前条件下不太适合外汇大规模贬值。这个条件就是,中国正在大规模地搞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们所知道的债券通(外国投资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这个渠道购买中国市场的债券)、沪港通、深港通、伦港通、CDR、MSCI,都需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来为外资创造较为稳定的资产配置环境。试想一下,你还在拼命地喊:外国人,来嘛,来嘛,来中国投资;外国人高高兴兴进来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几个月后就发现自己损失了9%的资产(若人民币跌到7,等于今年就贬值了9%),结果就是:他们可能不愿意再来了,或者说有可能将自己的人民币换成美元赶紧走,这又会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构成巨大压力。
事实上,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典型的就是通过债券通,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末(当时债券通还未开通),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资产为8301亿元,到今年3月已经大幅攀升至13610亿元,1年时间增幅接近1倍。如果这1.3万亿债券通都跑回去买美国国债,那就是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不见了。这对整个人民币的稳定是有非常大压力的
所以孔方兄的意见是,7是人民币的生命线,它可能在离岸市场(即中国大陆以外的交易市场)会被突破,但在人民币中间价以及在岸市场(即大陆内市场)一定会被守住。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