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网量化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汇率 > 正文

汇率

甲午海战的赔款是如何筹措的

访客2024-04-22汇率14

甲午海战的赔款是如何筹措的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政府2亿两白银,共分八次还清。实际上,清政府只用了4次就还清了,但是付出的赔款远远不只2亿白银这个数字。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每年在账面上的财政收入看起来已经达到8000多万两的水平,但实际的收入远远达不到。清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田税、赋税、关税,但帝国主义的长期干涉导致清政府的税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背后的真相是积贫积弱,财政赤字大。



马关条约的赔款明细

按照中日《马关条约》的要求,中国需要支付2亿两白银的本金给日本政府,并且定期还要缴纳剩余数额的百分之五作为利息。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清政府的赔款明细(全部以白银为基准):


第一、本金2亿两白银,清政府全部赔款完成;

第二、截止1898年付清全款为止,清政府支付利息为1083万两白银;

第三、作为“答谢”日本归还辽东的报酬,清政府又被勒索“续辽费”3000万两;

第四、由于清政府缴纳的白银成色不足,额外补贴日本1325万两白银;

第五、赔款之前由于银价暴跌,日本要求清政府全部以英镑付款,按照汇率损失,折算下来中国多支出了1500万两白银;

第六、直到1898年付清全款,日军才撤离威海卫。这段时间里,清政府缴纳日军军费150万两白银。

即便我们不计算日本从清朝掠夺的战船、粮食、军火、贵重金属等物品的总价值,实际付出赔款也有2.7亿两白银之多。如此庞大的赔款超过了过去清朝与列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赔款总和,暴露了日本人贪婪的本质。但是,清政府要如何支付如此庞大的赔款呢?

清政府的赔款来源


清政府为了缴纳这笔赔款,首先是在国家提高赋税和田税。普通百姓的收入是铜钱,需要兑换为白银才能缴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被清朝官吏中饱私囊,所以上下剥削关系就成了帝国主义剥削清政府,清政府剥削百姓,这就是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马关条约》加大了百姓负担”的本质。在税收以外,清政府还发行了公债“昭信股票”,向民间集中资金。不过,这些措施对于赔款而言都是“杯水车薪”,清政府主要的赔款来源是以出卖领土和资源等主权为代价的对外借款。

1895年,清政府支付了《马关条约》赔款的第一部分。其中,清政府向沙俄和法国签订了“俄法洋款”,借得1582万英镑;又和瑞士签订了“克萨磅款”,借得100万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这笔借款总价值约为1亿两白银。

1896年,清政府支付第二次部分的赔款。其中,清朝向英国、德国共借款1600万英镑,也就是“英德洋款”借据。借款剩余的部分和国内收入主要用于第三次赔款。

1898年,清政府第四次向日本赔款,并付清了剩余的全部赔款,因此日本没有追加利息。这次赔款的主要来源还是向英、德银行借款,也就是“续借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帝国主义借给清政府的钱并不是无条件的,比如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胶州湾,英国则夺取我国沿海口岸征收海关税。通过这些借款的附加条件,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征收海关税,并享受其他政治特权,甚至可以干涉中国内政。本质上而言,清政府的借款就是以出卖领土主权为代价的饮鸩止渴。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需要向日本支付两亿两白银及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后来经过列强干涉,清政府增加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在实际还款时,又增加威海卫日本军费350万两,如果在三年内没有付清的话,就要追加2000多万的利息,如果三年内还清,则不要利息。

为了省下这2000多万,清政府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怎么在三年之内筹措出这将近3000多万英镑的赔款呢?

“聪明”的清政府采用了向外国列强借款,然后拿厘金,盐税做抵押,海关管理权,铁路修筑权,开设分行权,扩大通商通航等诸多权益向列强借款。这绝对是一次出卖灵魂的贷款,通过贷款的附带条件,清政府给了列强很大的承诺,所以,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其中,清政府向沙俄和法国签订了“俄法洋款”,借得1582万英镑;又和瑞士签订了“克萨磅款”,借得100万英镑。按照当时的汇率,这笔借款总价值约为1亿两白银。

1896年,清政府支付第二次部分的赔款。其中,清朝向英国、德国共借款1600万英镑,也就是“英德洋款”借据。借款剩余的部分和国内收入主要用于第三次赔款。

1898年,清政府第四次向日本赔款,并付清了剩余的全部赔款,因此日本没有追加利息。这次赔款的主要来源还是向英、德银行借款,也就是“续借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

其中,俄法借款是4%,英德借款是5%,不允许提前还清。

日本政府实际又坚持按照国际通用的金本位货币支付,清政府多支付了1500万两白银,还继续提出库平银成色问题,清政府不得不多支付了1325万两白银。两项合计达到2825万两白银。总计起来,按照白银计算,清政府实际支付了2.8297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从此被列强彻底轻视,成为东方的肥羊;而战争不仅养肥了日本,更助长了日本通过战争来牟取暴利的投机心理,由此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

1894-1895年中日战争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束了,根据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还得向日本赔偿军费和赎辽费。我们从书本得知,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还有就是赎辽费三千万两。那么是不是就是一丝不差就还得这么多呢,还有就是清政府一下拿得出来这么多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关于赔款多少,唐德刚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一书就说到

君不见一项《马关条约》(一八九五)我们就赔了两万万六千万两

那么真的这么多吗?还有就是清政府到底是怎么筹措的呢?

我们先看条约是怎么说的吧,先看《马关条约》

根据《马关条约》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八款和另约中还说“中国偿款未还清、通商行船条约未经批准互换之前,日本军队一个旅团暂驻山东威海卫,清政府则按年支付日本驻军的军需费四分之一,即库平银50两。”根据中日《辽南条约》,“为酬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将库平银三千万两……交于日本国政府。”

1895年8月日本公使就催着还款了。那怎么还呢?清政府想的是借款的方法。向谁借呢?外国银行呀。那怎么算呢?根据当时白银和英磅的市价,折合成英磅二亿两就32900983磅还多了七先令七便士,由银行直接划到日本帐上。

1895年7月,清政府和俄法银行团签订了《四厘借款合同》向俄法借了9900万两白银。在英国伦敦交到了日本公使手中。这是第一期还款。

1896年清政府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签订《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借了9760多万两,分别在德国与英国交给日本。这是第二期还款。

1897年5月8日,清政府将第三期赔款正额半年利息以及威海卫驻军费一共17583333.33在伦敦交给日本。

1898年3月,清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很行再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借了11270多万两,还清了所有的赔款,分别在德国和英国交给日本。

这样就全部还了《马关条约》中的赔款。

还有三千万两赎辽费呢,于是在1895年11月26日,清政府驻英公使从英国汇丰银行和国家银行中,分别提取“俄法洋款”合三千万两,交给日本。这样赎款也全部偿清。真是一分不少呀。真是太太太不厚道了。为什么等到二战日本投降了,我们的政府却对人家那么好呢,一分不要。咱们中国人性太好了。

好了,关于甲午战争还款的故事我们就写到这里吧,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谢谢大家,再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