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报金天数怎么计算,请举例说明
滞报金天数怎么计算,请举例说明
海关滞报金=货值*滞报天数滞报天数的算法是:货物进境日算起14天,从第15天按天征收滞报金。截止到申报时止。例如:进境日是1月1日,20日向海关申报,那么滞报天数是从15日到20日共6日。
滞报金天数的计算是根据逾期天数来确定的。假设某笔款项应在2023年7月1日支付,但直到2023年8月10日仍未支付。逾期天数为8月10日减去7月1日,得到40天。因此,滞报金天数为40天。滞报金的计算通常是根据一定的比例来确定的,比如每天0.1%的滞报金率,那么滞报金金额就是欠款金额乘以0.1%再乘以40天。
滞报金天数计算方法:
从运载进口货品的运输工具开始申请报关当天起14天内务必申报,否则会产生滞报金。第15天为起征日,如果这一天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的情况的话,起征日则可以顺延到节假日之后的第一天。清点天数的时候需要从第二天开始清点。滞报金的计算公式:应征收滞报金的金额=进口货物的完税后价格×0.5‰ ×滞报日数。
例如:
邮寄运输的进口货物为邮局送至领取通知单当天起14天内(第14天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的,则顺延至该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下列条件同理)。
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期限有多长
进口货物的报关期限为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由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超过这个期限报关,由海关征收滞报金。进境货物滞报金的起收日期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第15天,而邮运进境的货物滞报金为收件人接到邮局通知之日起的第15天。此外,转遥运输进境货物滞报金起收回期有两个:
一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天。
二是货物运扭才旨运地之日起第15天。扩展资料滞报金的征收对象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日征金额为进口货物到岸价格的0.5%,起征点为人民币10元,不足者不征。需注意,这里指的进口货物的到岸价格是由海关审定的正常的到岸价格,它是以外币计价的。海关按应征收滞报金之日国家外汇牌价的买卖中间价折合人民币。滞报金是由于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超过法定期限向海关报关而产生的一种费用,不是罚款,海关出据的滞报金收据也不是罚款通知书。海关规定报关期限和征收滞报金是为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进口货物及时报关,加速口岸运输,使进口货物早日投入生产和使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