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股市 > 正文

股市

郭广昌谨慎日报股市,郭广昌投资股票

访客2023-05-13股市120

本篇文章给各位分享郭广昌谨慎日报股市,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复星集团股票怎么今天停牌了?

【郭广昌被带走 复星系股票今天或停牌】昨天下午,郭广昌被抓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称有乘春返客看到他乘闭告机自香港返回上海,在机场被警察带走。随后,财新确认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失联,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调查还是协助调查。轿森明之后,有媒体称,复星集团内部人士确认,复星集团旗下相关股票将停牌。(投投金融)

负债超6500亿,前上海首富很缺钱!郭广昌为何会遭遇流动性危机?

主要是因为他的钱全都用于投资,而且他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东墙补西墙的情况。

复星“五剑客”往事

复星这两个字,有人解读为“复旦之星”,还有人解读为“复旦牛”。无论怎么解读,这数穗链个名字与复旦大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郭广昌曾提到过复星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几个都毕业于复旦,有一份浓浓的母校情怀……”

“我们”,指的就是复星初创时的“创业五人组”: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

这五人都毕业于复旦大学,一个学的是哲学,三个学的是遗传学,还有一个学的是计算机;谈剑是他们当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郭广昌的前妻。

复星崛起之后,外界又将他们称之为“复星五虎将”或“复星五剑客”。

梁信军曾言:“我们五个人就像五根手指,哪根也少不得。五根手指攥紧,就是一只拳头。而且,我们几个人除了在学校就建立起良好关系以外,浙商的精神也在我们几个人身上有所体现,而由这种共同的文化演绎而成的企业文化,则是我们五个同心的最大基础。”

然而,时光匆匆去,聚散终有时。复星越来越壮大,“五剑客”却逐渐散落天涯。

校友、同班同学、室友、同事、老乡、情侣……一所大学能派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过如此。 罕见的是,复星“创业五人组”将这些关系交错在了一起。

这在中国的族带商业合伙人中,似乎也是很少见的。

郭广昌1967年出生在浙江东阳横店,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放弃了上师专的机会,下决心要通过上高中考上大学,改变命运。1985年,学理科的郭广昌考上了复旦大学的哲学专业。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潮涌动,郭广昌想成为一个哲学家,而非商人。

关于学哲学,郭广昌说,哲学训练了思维,让人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多。

1987年,大二暑假,郭广昌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了北京,来了一次京杭大运河之旅。这个暑期对于郭广昌而言,充实且充满了思考。不过,对于身处浙江的那三个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准大学生而言,是另一种心情。

暑假结束后,郭广昌的大学读书生涯已经过半,得提早谋划工作了,而梁信军、汪群斌和范伟三个人,才满怀期待地从浙江来到了复旦大学,成了遗传工程系的新生。

梁信军、汪群斌和范伟成为了同班同学,而汪群斌和范伟还是室友。更巧合的是,他们仨与郭广昌都是浙江人。梁信军是台州的,汪群斌与范伟是湖州的,郭广昌是东阳的。不过,那时候,他们还不认识郭广昌这个学长和老乡。

1989年,他们三个准备上大三时,郭广昌已经毕业了,而计算机科学系迎来了一个叫谈剑的新生。 鲜为人知的是,谈剑的爷爷是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的谈家桢,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

毕业后,郭广昌留校在团委工作,同时为出国留学做着准备。两年之后,完成学业的梁信军也留校开始在校团委工作;汪群斌在生命学院团总支工作;范伟南下去了珠海一家医药公司。

郭、梁薯孙打交道最多。他们经常带着学生参加暑期实践,去企业调研。1992年,在小平“南巡”讲话后,带着学生在浙江调研的郭广昌和梁信军,彻底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于是,郭广昌放弃了“出国淘金”的计划,拉着梁信军一起下海了。

他们拿着为留学准备的钱和一些积蓄,共3.8万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广信 科技 咨询公司。“广信”二字,来源于他们二人的名字。 那一年,郭广昌25岁,梁信军24岁。

广信为来自台湾的元祖食品做上海市场的调研,赚来了第一桶金——30万元。

第一笔生意来之不易,他们很重视。在元祖的招标办公室里,郭广昌递交完材料,出门时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幸亏身后的梁信军扶住了他。《昌运复星》一书中写道:两个男人扶住对方,在未来,他们将始终互相扶持着经历风风雨雨。

1993年,广信需要壮大队伍,郭广昌和梁信军就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人。 随着汪群斌、范伟、谈剑的加入,广信更名为复星,公司的核心业务开始转向生物医药,还开始涉足房地产。

至此,初创时期的复星有了核心团队,即“创业五人组”。

谈剑毕业后,与郭广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创业五人组”中,除了谈剑是上海人外,其他四个都是“浙江帮”。

创业之初,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四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一起上班、吃饭、加班。不工作的时候,就搓麻将,晚饭经常吃蛋炒饭。

在核心团队确定后,他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明确了5个人的分工。

郭广昌不保守,从未觉得有什么事只能想不能做,系统思考能力强,是一个很合格的总经理;梁信军战略意识敏锐,是复星的“二当家”;汪群斌处事低调,专业扎实,是复星的“第一得分手”;范伟对实验“醉生梦死”,像个学者。

在决定将生物制药作为复星的主攻方向后,范伟和汪群斌以技术入股,郭广昌和梁信军将公司前期积累的资金都投入了进来。

1995年,在范伟和汪群斌的带领下,复星的几位研发人员将课题转化成了成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这是复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药品研发是排头兵,销售网络是后勤部队,都很重要。郭广昌坐着绿皮车到处推销,将销售网络铺到了全国。于是,复星创立之后的第一个1亿元就这么进来了,还成为了行业龙头。

1998年,国内企业改制,复星也面临着改变。几位元老聚在复星的会议室里,商讨复星应该选择的经营体制。

这个议题跟在座的每个人都关系重大,因为讨论的结果,将决定他们今后在复星的“身份”。

郭广昌点了一支烟,在吸第一口的时候呛到了,一阵咳嗽,梁信军将一杯水推到了他面前。郭广昌看着这几位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元老,他们好像有点坐立不安,梁信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汪群斌眼神朝着窗外,王伟低着头,双手握着一只杯子,只有谈剑静静地看着郭广昌。

谈剑替郭广昌缓解了气氛:改制不是什么坏事,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咱们几个这么多年都一起走了过来,现在,只有敞开谈,才是应该做的。

沉默被谈剑恳切的语气打破了。

如何改制?大方向是什么?几个人都开始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还谈到了改制后的规划:集团和旗下众多公司上市;做中国最牛的投资集团;涉足各大产业领域。

同年,复星实业(即现在的复星医药)登陆A股,募集资金达3.5亿元。从此,复星就开始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投资其他企业,进入各个行业,逐渐构筑起了庞大的“复星系”。

2001年,复星系收购了“老八股”之一的豫园商城(即现在的豫园股份),被看作是其通过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3年,又收购了南钢股份,成就了中国股市第一个要约收购案……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出现了复星系的身影,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国际收购案。随之,复星系的资本版图扩张开来,医药、地产、钢铁、零售、证券、保险、休闲 旅游 、 体育 、矿产、黄金珠宝、餐饮、酒饮、信息、物流等诸多领域,复星均有涉足。

在复星多元化的进程中,郭广昌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掌控全局;梁信军是副董事长兼副总裁,成为复星投资和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汪群斌是复星实业总经理,专攻生物医药;范伟主抓房地产业务,也掌管内部事务;谈剑负责 体育 及文化产业。

2007年,集复星系众多产业于一身的复星国际在港股上市后,郭广昌成了上海首富。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显示,郭广昌的身家达362.3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国际的总资产已达7449.86亿元。

如今,复星系仍活跃在资本市场,并购案时常有之。2020年,复星系相继拿下了金徽酒和舍得酒业,近期,又要拿下万盛股份。万盛股份将成为复星系控股的第8家A股公司。

早期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以江湖兄弟的名义聚集创办,不管是“万通六君子”“新东方三驾马车”,还是“腾讯五虎将”“百度七剑客”,起初都带有这种色彩,从称号就能感受到。

不过,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却避免不了分离。 比较理想的方式,如冯仑所言: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

梁信军曾说:“我们5个人,都在高速公路上走,现在5个车道的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的车子出了毛病,明显慢下来,你总不能始终在快车道上占着。在复星,只有永恒的企业利益,没有永恒的个人关系。”

“复星五剑客”掌舵着复星系航行,有一句话被他们时常提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兢兢业业”。 终于,航行了20年后,他们也开始渐行渐远。

2013年5月,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范伟退出,并不再担任公司联席总裁,理由是“考虑到身体 健康 因素”。当时,范伟44岁。

范伟曾掌管复地集团,并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复地集团董事长。之后,在复星国际联席总裁的职位上,干了不过两年多,便离开了。

范伟离开还不到四年,梁信军也离开了。

2017年3月,梁信军发布“致复星同学们的一封信”称,自当日起,出于“身体原因”,辞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工作。此前,梁信军担任复星国际的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郭广昌是董事长。

在信中,梁信军表示:“比其他人幸运的,我想,一是生逢鼓励知识分子创业的改革开放年代;二是有上海这样温润的气候土壤;最最重要的,是创业之初,就幸运遇见广昌、阿汪等创业伙伴,以及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遇到你们所有人。”

梁信军与郭广昌是复星最初的搭档,他陪伴复星走过了25年的岁月,是复星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在梁信军发布离职信后,很快,郭广昌也发布了“致复星同学们的一封信”,用较大篇幅回顾了他与梁信军的创业经历。

郭广昌在信中说:“在公司,我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信军,这二十几年我一直没有客气过,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当时我觉得肯定我是对的,但其实也未必尽然。这样的二把手,信军得需多少的容忍、多大的艰难调整,才能接受和面对当着大家的这种批评。换成我,一定没有他这样的隐忍。实在太多的抱歉,太不容易了。”

除了这两位,很早之前,谈剑就淡出了。

谈剑与郭广昌相识于校园,当初郭广昌要办公司时,也是因为和谈剑彻夜长谈之后才鼓起的勇气。但是,他们的婚姻并没有走到最后。2008年出版的《昌运复星》中,便提到二人离婚之事。可见,二人离婚已多年。

之后,郭广昌与东方卫视主持人王津元结了婚。有点巧合的是,王津元也是郭广昌的师妹,小郭广昌4岁左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现在,王津元任复星基金会及复星艺术中心主席,而谈剑仍在复星旗下的星之健身俱乐部任董事长,并持有这家公司一定股份。

曾经的“创业五人组”,齐心协力,带领着复星从一个小公司成为一艘巨轮,而现在,只剩下郭广昌和汪群斌还在核心团队中。

梁信军走后,郭广昌在那封信中说:“我们都是过客,信军是过客,我也将是过客,大家都将是过客,但我们共同的希望就是,让复星的事业走得更远。”

《昌运复星》,邓鹏、郭亮,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雷彦鹏, 编辑 刘肖迎)

商业大佬都是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

王石:倒卖玉米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1980年参加某招聘考试,进入了广东省外经委,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待了6年。之后到深圳发展。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用倒玉米赚来的钱王石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启灶,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潘石屹:炒房得来第一桶金

1989年,随同一位老板来到海南省,从此开始了他的房地产生涯,1991年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炒房地产,半年赚得一千多万。

马化腾:股市博得第一桶金

1998年,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悄友扮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告历当的原始积累。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陈天桥:股市赚得第一桶金

1994年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上海陆家嘴集团和金信证券,陈天桥在1999年,以50万元启动资金和20名员工为基础,创立了盛大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而这50万启动资金来自于他在证券交易所工作时从股市赚来的。

郭广昌:第一桶金是借来的

3.8万元起家的科技巨富郭广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3年后他和四个同学用借来的3.8万元创业,靠一种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复星进入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星系”。

不过笔者想告诉大家,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样,只能以此为借鉴,而不可模仿,以上说的一些经历都只是表面上的,具体还需要每个人去实践。

郭广昌失联对股票的影响?

12月10日下午开始,有关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失联”的消息不断在社交媒体里发酵。

郭广昌,这位号称可以撬动2000亿资本的上海滩第一富豪,中国版巴菲特的“失联”消息震惊朝野,不断有媒体声称无法联系到郭广昌,手机座机都打不通其电话,而社交媒体上还流传出疑似郭广昌“被带走”的图片。

受该消息影响,12月11日,A股7支复星系股票5支停牌,2支下跌超2%。

600196复星医药

作为复星集团的医药板块主要代表性公司——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12月11日发布了紧急公告,称公司临时停牌一天,对相关事项进行核实。

目前复星医药A股总市值570亿元,复星集团持有39.83%的股份,郭广昌为复星医药的实际控制人。

在主营业务搏辩方面,复星医药最擅长医药产业的收购与兼并,是中国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上市公司。旗下制药公司有: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停牌前,复星医药A股股价维持在25元上方。

600827百联股份

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27.SH,下称百联股份)中,复星集团与上海友谊集团组建的联合控股公司——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为这家国有企业的第二大股东,持股6.41%。

郭广昌一直深陷百联集团前总裁王宗南的案件而无法走出阴影,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对王宗南的18年有期徒刑宣判中,直接公布了2003年时,王宗南向郭广昌提出其父母欲购买复星集团下属房产公司开发的别墅,郭广昌同意,王宗南父母以每平米3000元的低价,208万余元,购得上海市松江区两套别墅。

12月11日,百联股份并未停牌,其股价较前一日下跌2.29%,报17.09元。

600655豫园商城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600655.SH,下称豫园商城),郭广昌是豫园商场的实际控制人,通过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复星集团总计持有豫园商城26.45%的股权。

豫园商城地处上海中心商业区,是一家集黄金珠宝、餐饮、医药、工艺品、百货、食品、旅游、房地产、金融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商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旗下拥有众多以中国驰名商标、中山银咐华老字号、上海市著名商标和百年老店等为核心的产业品牌资源。

由于持股权较低,2013年,郭广昌仍然不断对豫园商城进行增持,以维持其实际控制人地位。

12月11日,豫园商城申请临时停牌一天,疑似因郭广昌失联。

300266上海钢联

郭广昌也是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钢联,300266,SZ)的实际控制人,郭通过上海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上海钢联27.22%的股权。

在2015年的A股牛市中,上海钢联一直以妖股面目出现,最高时候曾经突破百元上涨至157元的高点。

上海钢联2000年成立于中国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十余年来,上海钢联始终引领着中国大宗商品的电商热潮,并逐步打造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络综合资讯、上下游行业研究、专家团队咨询、电商交易平台、智能化云仓储、信息化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互联网大宗商品闭环生态圈,并形成了以钢铁、矿石、煤焦为主体的黑色金属产业及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多元化产品领域的集团产业链。

上海钢联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从事钢铁联网平台综合服务运营商。

12月11日,上海钢联发布临时停牌公告,停牌前股价为54元。

601969海南矿业

郭广昌同时也是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矿业,601969.SH)的实际控制人,郭广昌通过上海复星产业投资公司持有海南矿业36%的股权,海南矿业于2014年12月上市。

海南矿业是一家以铁矿石开采为主业的股份制企业。2007年8月,由复星集团与海南钢铁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复星集团持股60%,海南钢铁公司持股40%,2010年8月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9日,海南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69)。

海南矿业旗下的石碌铁矿,是一个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伴生的矿区,以富铁矿石储量大、品位高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富铁矿生产商”。

海南矿业的露天开采,机械化程度较高,具有采矿、选矿、尾矿回收、设备维修、金属加工等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年采剥总量达1,200万吨,原铁矿石460万吨,成品铁矿石350万吨。主要产品为块矿、粉矿、铁精粉等,产品销往武钢股份逗纯、天津铁厂和韶钢松山等国内多家钢铁企业。

12月11日,海南矿业临时停牌一天,正在核实相关事项。

600282南钢股份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282.SH,下称南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也是郭广昌,郭广昌以复星国际通过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对南钢股份持有46.32的股权。

南钢股份是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9)23号文批准,由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冶金进出口江苏公司、江苏省冶金物资供销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

2003年3月,南钢集团公司与复星集团公司、复星投资、广信科技共同发起设立了南钢联合公司。南钢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南钢股份70.95%的股权作为出资投入南钢联合公司。2003年7月25日,南钢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本公司70.95%的股权过户给南钢联合公司,南钢联合公司成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

郭广昌最终成功的通过收购,成为南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12月11日,南钢股份发布临时停牌公告,表示公司正在核实相关事项。

000685中山公用

郭广昌在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85.SH,下称中山公用)中,以复星集团持股12.35%,是中山公用的第二大股东。

郭广昌是在2015年8月得到这部分股权的。当地媒体报道,作为中山市国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部分,中山公用无疑迈出了一大步:复星集团将以10.6493亿元接手中汇集团持有的公司13%股权,从而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中山公用8月公告,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中汇集团于8月11日与上海复星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并于8月12日收到复星集团30%转让款(含1亿元保证金),即3.19亿元。8月12日,中山公用获得中山市政府的批复《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中山中汇集团协议转让中山公用13%股份的复函》。

12月11日,中山公用并未停牌,股价以下跌2.52%报收,每股的收盘价格是13.52元。

拍板减持复星医药,不是郭广昌决定的?曾坦诚此举是一败笔

近期复兴国际有限公司郭广昌在一个交流会上表示,减持复星医药的股票是一大败笔,并且其实拍板减持复星医药的决定,并不是郭广昌本人决定的,而在交流会之后,复兴高科也宣布提前终止减持复星医药的这一计划,并且表示一年内不会再减持。

那为什么郭广昌会认为减持复星医药的股份是一个败笔呢?那这个决定又是谁做的呢?众所周知,复兴集团面临高负债,所以才不断减持子公司的股份,来解决燃眉之急饥渣搭。

减持复兴医药是一大败笔

根据数据显示,复兴医药还是复星国际的核心资产,并且复星医药的营业收入是非常稳定的,郭广昌也根据目前复星医药的经营状况,非常看好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所以说郭广昌认为减持复星医药的股份是一大败笔。并且在三个月之前,复星医药股价价格定向增发,虽然增发的时候股价比较稳定,但是后期基本都在持续下滑,即便如此,复星医药的收入仍旧稳定可观。

而就在定向增发后不久,复星高科宣布通过竞价以及大宗交易的方式来减持复星医药的股份,这一消息发布会,市场一片哗然,随后复星医药的股价更是跌停收盘,所以说减持复星医药不仅失去了稳定的是市场,也让复星医药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郭广昌并不在国内

根据数据显示,从复星医药开始减持到现在,复兴系列的公司已经被持续减持或出售,而在决定减持复兴医药的股份时,郭广昌当时并不在国内,而是在海外视察工作,郭广昌本人的行程也显示,他是在九月十号左右才回答国内。

并且相关人员也表示,对于控股股东当时减持复星医药的细节并不知情,并且减持复星医药时是没有考虑前段时间的定向增发的,虽然减持了3%,也并不影响复星高科对复星医药的控制权。

债务压身

复星烂拿国际之所以会不断减持子公司以及出售一些拥有的资产,原因就在于复星国际的债务达到了千亿,并且穆迪的报告中谈到,复星国际的现库存现金不足以支付未来一年的到期的短期债务,而企业负债和传统的负债意义是不同的,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就做出了减持的行为来套现。

众所周知,梁此复星国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将南钢公司的股权也出售,而通过这些做法复星国际也得到了很多可流动的资金,所以对于复星医药的减持政策就提前终止了。

结语

对于复星国际面临的境况相信通过其所决定的政策能够带来一线生机,至于对于复星医药股份的减持,郭广昌也是直言这一做法就是一个败笔,而就在郭广昌表态后,复星高科也宣布提前终止了减持复兴医药的计划,并且表示在一年内不会再减持。

这一举动能否挽救复兴医药也需要和复星国际后面的行动来证明,至于复星国际之后还会有什么动作,大家拭目以待,不过复星国际涉及的领域如此之多,还是希望不要把能够稳定带来收入的业务给丢掉,否则面临的境地会越来越困难。

关于郭广昌谨慎日报股市,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