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苏汇率,冷战美苏政策
美苏冷战时美军总兵力和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各是多少?
1、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英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军费占GDP比例通常保持在2%~4%之间。这一比例区间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世界各国军费排名中,美国位居首位,军费开支为5186亿美元,占其GDP的2%。
2、%—8%左右。美国军费占gdp比重4%—8%左右,高额的军费支出挤占了民生、科技、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经费,说美国是穷兵黩武也不为过。
3、军费占gdp比例在2%-4%之间;按照国防经济学术界的观点,军费占GDP的比例在2%~4%之间,是比较安全的比例区间。
谁能帮我分析下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政策
1、遏制来自东方阵营的意识形态宣传。如麦卡锡政策,铁幕演说,遏制政策。直接向共产主义宣战,如杜鲁门主义。通过贷款、援助等途径宣传自身意识形态,如马歇尔计划。经济上,美国采取多种手段打压苏联。
2、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情报局;经济上: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并企图控制西欧。
3、美国与苏联冷战时的政策分别是:美国采取的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4、在矛盾激化的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出口配额、中止投资等严厉政策,甚至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
5、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同时,苏联也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战略
冷战的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可以说苏联正是在这一阶段在军事实力上超过了美国,美国的霸主地位被动摇了,因此美国采取外交战略手段来遏制苏联的扩张。
围堵政策是指美国在冷战早期的外交战略,目的是限制所谓的多米诺效应,即新兴国家多倒向社会主义苏联,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欧美。二战结束后不久,英美盟友与苏联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两极趋势,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开始确立。60年代末,国际形势和美苏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对外交政策进行必要调整。
补充: 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对美国实现其大战略的巨大障碍与威胁,认为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
冰火两重天:嗜杀有度,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战争的征服。就是美利坚国徽上的白头雕,一手紧握着古希腊神圣的橄榄枝,为着所有的和平、幸福、富饶的好生活; 一手攥着利箭,从不牺代价去歼灭没有生活不想过好生活的地球人。
综观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虽然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是,无论什么时期,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却始终未变。二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