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5年股市资金出逃的信息
本篇文章给各位分享15年股市资金出逃,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2015年6月29曰股市暴跌是怎么回事
一是,本周迎史上最大批量IPO冻结资金达7万亿元,资金面骤紧;
二是,6月份银行体系面临半年末的考核紧张时点,且6月份MLF到期,影响流动性;
三是,中国证监会官方微博发文,要求证券公司对外部接入逗旅汪进行自查,各地证监局对自查情况进行核实,要求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的规范标准。
四是,证监会新两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出台,政策降杠杆意图明显,对大盘有冲击。
五是,产业资本加速套现,5月以来国内产业资本减持金额高达2000亿元,其中5月单月减持额就多达1500亿元,环比暴涨近一倍,并创下今年以来月度减持新高。
六是,A股证券化率已经高达104.63%,发出警示信号。截至6月12日,沪深股市总市值报71.25万亿元,首次突破70万亿元,一周增加3.18%。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为17.8元,一周涨2.16%。若以2015年中国GDP总值68.1万亿元(预测值)计算,A股证券化率已经高达104.63%。
七是,A股市盈率过高,高估值股票存在调整需求,截至6月15日山仔,上证综指当前市盈率大约为22倍,而就在数月之前,其市盈率还徘徊在9.6倍左右,这至少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深证成指市盈率为54倍左右,为MSCI(MSCI.N)新兴市场指数市盈率的4倍之多,创业板市盈率则高达128倍。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盈率为99,港交所主板市盈率为13倍左右,创业板市盈率则为90。
扩展资料
股票下跌是因为卖出价格低于买入价格,股票供大于求。股市下跌的内因在于市场流动性趋弱资金短缺,具体表现在新股发行量超出市场承受能力,大小非减持、定向增发等一系列因素;其外因在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个股在遭遇利空之后,往往造成资金出逃的现象,承接盘减少股价下跌。而股市遭遇系统性风险,则出现覆巢之下无完卵的现象,绝大部分股票难逃下跌之虞。在路径上,股镇携票下跌与股市下跌互为因果,具有递进关系。
个股下跌特别是权重的利空,往往拖累整个大盘指数。比如美国股市因为特斯拉公司业绩下滑,造成美股指数下挫。A股某些指标股中报业绩预亏,都是引发沪深股市下跌的根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最近股市为什么大跌?2015年6月股市暴跌原因
股市资金出逃是怎么回事?他们的股票哪去了?
卖给想盈利的看好该股得人散户还有新手了,他们机构盈利了或基本面发生状况了就会不计成本抛售股票,最后接盘的全是不了解的,还有刚刚入市不久的股民。结果就是高位套牢升灶,然后割肉卖出。你卖了,他又接,赚了又卖。股市就是旁笑带运芦这样重复交易
有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朋友吗,分享一下当时是什么情景?
我本人就是亲身经历过2015年的股灾,2015年股灾就一个字形容“惨”,四个字形容就是“惨不忍睹”。
2015年牛市是杠杆资金推动,股灾也是杠杆资金砸盘,总结为“成了杠杆,败也杠杆”的说法。
2015年股灾情景是记忆犹新,当时情景如下:
2015年6月12日当天大盘见到5178点之后,当天大盘收涨0.87%,随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杀跌,从最初跌2%,第三个交易日盘中跌4%,随着出现暴跌7%,就这样导致盘面出现恐慌。
一旦市场出现恐慌杀跌之时,情绪失控点燃了2015年的股灾,杠杆资金疯狂出逃,由于杠杆资金大幅砸盘,整个市场一地鸡毛,个股连誉蠢续暴跌,出现以下情景:
两千股跌停
千股跌停
两千股涨停
千股涨停
千股停牌
千股跌停到涨停
千股涨停到跌停
开盘15分钟大盘暂停交易,随后17分钟全天停止交易,大盘庆羡陪跌7%提前收市。
具体如上图,这是2015年整个股灾的跌幅情况。
大盘指数总共大跌28个交易日,其中2个交易日出现千股跌停,14个交易日千股跌停,其余还有12个交易日几百家股票跌停。
整个2015年股灾分为三个阶段,股灾1.0版,股灾2.0版,股灾3.0版等,每一波杀跌大盘就下一台阶,最终大盘跌到2638点才出现止跌。
其中最让人纪念的是A股“熔断机制”,A股推行熔断机制之后第一天就触发,存活4个交易日,被迫紧急取现熔断机制,成为A股最短命的制度。
以上派亏这些就是2015年股灾的真实情况,相信只要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投资者,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都会时刻提醒自己,当股市发生系统风险之时,股市是多么可怕的。
2015 股市暴跌的原因
一、大户套现,散户接盘。
第一阶段:
2014年7月11日—12月31日,一系列改革利好出台(7月银行改革、8月铁路石油改革、9月水利改革、11月金融券商改革),带动了股市不断上涨,上证指数涨幅58.23%,对这波行情媒体都称之为“改革牛”。这期间中小股民投入了1.33万亿元进入股市。
第二阶段:
2015年1月1日—3月8日,因为春节、政府年终总结、准备两会等原因,没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股市平稳震荡。这两个月市场基本处在消化前期改革概念的阶段,中小股民净买入5100亿元,新的资金还在不断进入。
第三阶段:
2015年3月两会召开之后,改革利好不断出台,股市重新开始上涨。2015年3月9日—4月27日,两个多月时间中小股民净买入1.62万亿元,比前两个月涨了2倍。这时候市场泡沫开始形成。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正式面市。尤其是中证500,这成为一个极佳的套利工具,因为它的标的是中小盘股。以往的沪深300根本无法准确指示中小盘的价格走势,经常是股指跌了5%,但是小盘股已经两个跌停了,起不到套利作用。
接下来的5月、6月,股市震荡下跌,官媒开始护盘,这是我们做的一件错事。如果没有官媒护盘,也许股市可以进入一个平稳期,和第二阶段一样,去慢慢消化过去的改革概念,股指能维持在4500点左右,稍微有点泡沫很正常。可是这次护盘后,5月、6月间有大量杠杆资金入市,再加上做空手段齐备,于是引发了后来的大规模下跌。大庄家们也疯狂套现,从5月1日起到7月8日证监会禁令出台,总共套现3.2万亿元,逼迫政府出手救市。
而上市公司高管们在5月总计套现366.5亿元,6月336.4亿元,单月套现金额相当于2015年前四个月套现金额的总和。
二、高杠杆配资。
截至2015年6月,场内场外配资规模达到最高峰4.8万亿元,股价也被推到最高点。大量杠杆资金入市的结果就是,一旦出现下跌,就会发生千股齐跌轮激的壮观场面。6月13日午间,证监会发布消息,要求证券公司对外部接入进行自查,对场外配资进行清理。配资在得到通知以后开始撤出,大量抛售股票,配资筹码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触及平仓点,跌停的股票是卖不出去的,必须抛出那些还没跌停的,结果就是引发大面积跌停。
6月18日,沪指跌3.67%,两市近2000只个股下跌;6月26日,沪指跌7.4%,两市2000只股票跌停;7月7日,1700只股票跌停,占当日交易股票总额的88%。
而紧接着在7月24日的第二轮股价下跌中,配资又一次大规模出逃,拖累股市。融资融券余额由7月24日的1.5万亿元减少到8月3日的1.3万亿元。股价恢复平稳之后融资融券余额回升至1.4万亿元。在8月18日的第三轮股价下跌中,融资融券余额再次由1.4万亿元减少到8月26日的1.2万亿元。
三、做空制度加剧市场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开始形成时,做空工具也横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杆都处在高位的时候,中证500股指期货的持卖单量也达到两个高峰。
7月1日因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无量跌停,现货卖不出去,只有通过股指期货空单去对冲现货头寸,导致以中证500股指期货为首的合约大幅贴水。IC1507合约收盘7509点,较现货中证500指数贴水902.51点,贴水幅度达12%。也就是说,现在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场价的8.8折往外卖才会有人来接单。由于中证500可以精准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势,大家只能开出更多中证500的空单对冲,大量的空单又加剧了股市的恐慌下跌,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扩展资料:
遏止内幕交易,大户腊携袜套现得到约束,才能稳定市场预期,让股指逐步回归价值投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政策,而是有效的监管体系,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证券市场最薄弱的地方。
如何将疯牛导入慢牛,避免股市重新步入熊市,就非常关键。考验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中国股市从隐此创立之初起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即让金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开放平台。相反,这是一个有意识对资源配置进行扭曲,以实现让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能够以低成本或无成本源源不断攫取社会资金的目的。
为此,中国股市创建之初便作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国际通行的一般市场规则的特殊制度设计,其核心包括两个内容:
第一,新股上市(IPO)政府审批制度;
第二,股权分置制度。前者是为了确保唯有政府认可的国有企业——而不是优质企业——才有资格上市融资,后者是为了确保即便国有股份所占的比例再小也依然能够保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从而使之能够无节制地圈钱而又不担心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股市暴涨暴跌 真正凶手是谁
关于15年股市资金出逃,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