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安汽车股票为什么降,长安汽车股票还有希望吗
本篇文章给各位分享2023年长安汽车股票为什么降,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 1、阿维塔亮相,长安汽车为什么没有再涨?
- 2、长安汽车被深股通减持684.24万股,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 3、盈利能力不足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位 长安汽车既有远虑又有近忧
- 4、2023年4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阿维塔亮相,长安汽车为什么没有再涨?
长安 汽车 (000625)股票,或肢大个人亦有长期关注。饥老对于阿维塔品牌及旗下E11车型亮相后,长安 汽车 二级市衫竖场上股价出现连续下挫,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炒股票就是炒预期,在阿维塔E11正式亮相发布之前,长安 汽车 已经展开过一波反弹行情,从最低16.38元反弹至最高21.88元,股价已经提前炒作。
第二,E11亮相后,网络上一边倒,对产品不太认可,导致反弹行情夭折。
第三,之前有媒体爆料,因为芯片和原材料涨价的问题, 长安 汽车 表示每一辆车的利润至少减少了2000元。
受芯片短缺的问题影响,国内不少车厂不仅产量大减,利润也受损。长城哈弗SUV技术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遭受的损失还不止每辆车少赚2000元,一个5块钱的芯片,最后市场价都炒到400多块钱,车上那么多的芯片,芯片成本可想而知,这也是不少车企成本大增,利润缩水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长安 汽车 股价下跌就不难理解了。
长安汽车被深股通减持684.24万股,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长安汽车被深股通减持684.24万股,这会带来哪些影响?长安CS75P,说实话这车,好看,符合现在大多的一些大众审美,空间也大,一般一家几口人,坐进去,出去旅个游什么的,都是很不错的一选择!优惠大概在1万左右,具体的也是看各位怎么去谈价!售价:10.69万-15.49万,有1.5T跟2.0T。油耗:大致比H6稍微少了那么一丢丢!几乎是持平的状态,一般算下来也是6毛左右/公里差不多!三代H6的缺点:根据各大网友评价,盲区较区较大,噪音有点大,虽说加了很多在现在来说很多高科技的东西,但是也是存在各种问题,像无钥匙进入啊,360全景啊,反正市面上能看到的科技都给你安排上了!
长安CS75P的缺点:油耗偏高,虚标,车机比较卡,还有什么360全景影像,比较LOW,等等反正也是一些小毛病!其实说到买车,我的意见是,看你个人喜好来,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比较车是你在开,不是别人开的,你多少预算,怎么用途,就买什么车,不要碧燃在意别人说什么,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你想下,你12万买个车圆宽,啥配置都给安排上,油耗也低,高科技,啥的还整得贼安全,空间大,提速快,动力足!
最后说说这俩款车的质量谁好谁坏,我个人觉得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是各有优势!你中意H6,看中的无非就是它的某一个优点,你说CS75P差,销量能在这么猛冲到第三名,咋不叫其他车企也搞个车冲上去了,都说H6几十种车型在卖,其他车企也可以效仿啊!为什么长安就一款也能干上去呢,对吧!所以说:买车不是买给别人开,你自己喜欢就行!悔腔虚
盈利能力不足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位 长安汽车既有远虑又有近忧
前2个月同比下滑12.66%,多个细分市场承压。
长安汽车当前正式公布了2月份的产销数据,长安汽车集团共计销售191007辆,同比增长38.27%,但1-2月份销量仅为362812辆,同比下滑了12.66%。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的销量下滑也同样非常明显,1-2月份销量为309424辆,同比下滑7.55%。
拿UNI系列为例,作为长安汽车UNI系列产品的销量担当,长安“油腻V”在去年下半年一直保持月销售量过万,甚至整个12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58万辆。然而,2023年以来长安UNI-V市场表现逐渐表现出疲软的迹象。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长安UNI-V的销量分别为9758辆、7656辆,相比从前过万辆的月销售量相比,长安UNI-V的销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然而根据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月份长安UNI-V销量为2.01万辆,与汽车流通协会所查询到的销量数据存在着不小的差值。对此说法可能一个是批发量,一个是零售量。两个数据相差一万多,意味着经销商需要承受很大的库存压力。将销量压力转嫁给经销商虽然可以暂时让销量数据更好看一些,但难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锦标赛不得不降价清库存,而消费者担心后续优惠更大,观望情绪增加,最终导致销量的急剧下滑。
导致销量走下坡路的直接原因,是长安汽车日渐凸显的质量品控问题。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新浪财经联合黑猫投诉的“投诉入口“平台推出2023年315消费者维权活动。据新浪黑猫投诉统计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居投诉榜首,近30日内投诉量达到297次,累计达2085次。投诉主要涉及到虚假宣传、短时间内降价、质量和售后等问题。长安汽车消费者称本身车的质量就很多问题,被刺降价让车主的权益和安全问题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坐上“自主一哥”的宝座,与其“鲸动世界”的“蓝鲸发动机”,有着很大的关系。军工背景的长安汽车一直以来给人一种可靠、耐用的品牌印象,然而在去年十一国庆小长假,一辆粤M牌照的长安CS75PLUS在长安汽车4S店门前披着“行驶几千公里发动机漏油” 、“投诉无门”的横幅。假期期间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维权,即便是新闻中偶然刷到,也能感受到车主深深的愤怒与无奈。
可能有人觉得这也许只是个例,《车质网》的搜索结果显示关于长安汽车“发动机漏油”的质量投诉问题比比皆是,其中除了涉及不同版本的长安CS75PLUS外,CS55PLUS、UNI-T、UNI-V等畅销车型也位列其中。
细数长安在这两年新产品上市之初的质量品控问题,长安UNI-K在多家媒体面前麋鹿测试时同侧车轮同时离地,刹车测试时两个拆凯后轮同时离地。同时,在给经销商演示过交叉轴时由于车身结构强度不够,关不上后备箱。最终长安UNI-K还是“带着问题”上市,让不知情的消费者为此买单。
UNI-K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长安逸达在上市前也出现了品控问题,在媒体试驾时避震器上座就断了,是明显的用料问题。而长安当红流量UNI-K也频枝御扒发车灯起雾、变速箱漏油、车身生锈等等问题。
当问题发生后,长安汽车不仅不重视起来,尽快拿出解决的方案,反而回避无视,不知道寒了多少老车主们的心。长安汽车若是单纯为了销量而走上“降价降质”的道路,终会遭遇消费者的信任滑铁卢。对技术的不重视和对消费者的藐视,与长安汽车“科技长安·智慧伙伴”的品牌定位渐行渐远。
网上“花猛昌式营销”的长安汽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擦亮眼睛很重要!
近几年,“智能科技”成为车圈儿的高频词汇,帮助新能源汽车迅速开拓市场的同时,也让传统燃油车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对长安汽车而言,长安UNI-K被定位为SUV旗舰,是最好的“科技之光”;但随着长安UNI-K智能配置的频频爆雷,也起到了不少负面作用。
长安UNI-K曾在一场名为“十平米发布会”的活动中,由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朱华荣先生亲自站台,为长安UNI-K带货,展示了名为“APA6.0远程自动泊车”的系统功能,称该功能可以实现在车内无钥匙的情况下,由距离19km外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遥控泊车。然而,就当消费者不禁感叹国产车的“黑科技”时,长安UNI-K却陷入了“销售欺诈”这一风波。据一长安UNI-K 2.0T尊贵型/全轮驱动尊享型车主反馈,其购买的车辆并不具备“APA6.0远程自动泊车”功能,本以为可以通过后期的OTA来升级实现,但对比2023款车型后发现由于缺少侧面雷达因而很难实现。除此之外, L3级的自动驾驶和灯光秀也是官方前期大力宣传的卖点,但首批车主均未享受到这些功能。
新技术的问世与落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拿自动驾驶功能来说,即使技术过硬,法规层面仍然会存在许多争议,长安汽车将没有完全落地的功能拿来广而告之,试图诱导吸引消费者购车,是非常严重的企业原则问题。而面对长安UNI-K无法满足宣传功能,长安汽车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都没能提供解决的方案,而是选择 “冷处理”,这样的企业态度,对得起消费者的信赖吗?
结语:
失民心者失天下,品质与用户是一个企业无论何时都不可逾越的底线。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坐稳自主一线阵营,与消费者的支持密不可分。当过度营销掩盖真实技术,长安汽车就离陷入危局不远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印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4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3年4月的国内汽车质量投旁斗诉指数分析报告。4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9797.85,环比上升10.61%,汽车科技化催生出很多新问题。
本月,共128家车企上榜,比上月新增5家。TOP10榜单中,4家合资车企上榜,6家自主车企上榜。“南北丰田”继续霸榜,投诉指数远高于其他上榜车企。遭遇集中投诉的长安汽车和比亚迪升至二、三位。本月,车机故障依然是被投诉最多的问题,仪表台老化开裂、车机系统老旧无法升级为主要槽点。
投诉总结发现:
一、从投诉品牌来看,4月份投诉榜单TOP10中,除丰田依旧占据霸主地位外,长安汽车和比亚迪迅速蹿升至前三席。其中,长安汽车UNI系列和CS系列均出现大面积车机问题投诉,比亚迪则因元PLUS、海豚、海豹等热销车型的价格问题上榜。
二、从投诉车企来看,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占比达到了45%;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占比持续上升,至52%;进口车企的投诉指数下降至3%。合资车企投诉指数下滑明显,其中很大原因是宝马系的集体退场,仅靠皇冠陆放和标致408等少数合资车型支撑,已难以占据主要地位。自主车企中,长安“三杰”和比亚迪“独侠”的强势崛起,成为拉动自主车企投诉指数走高的主要配乱动力。
三、从车系来看,华系车仍然是被投诉最多的车系。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是被投诉最多的华系品牌,长安汽车UNI系列、CS系列两大热销系列集体沦陷,比亚迪元PLUS、海豚、海豹等热销车型因价格调整纷纷上榜。日系车本月排名第二,丰田成为投诉大户,仪表台开裂投诉居高不下同时,车机卡滞无法升级成为新的吐槽点。德系车排名第三,宝马车机减配和奥迪天窗漏水、电机无配件、电车降价都是车主吐槽的重点。
四、从细分车型来看,SUV车型的投诉指数占比略有下降,降至53%。除少数合资车型投诉突出外,SUV投诉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紧凑车回归第二,标致408是其中最大的出力者,本是挽回形象的保价政策在此被东风标致玩坏了。中型车排名第三,占比15%,在日系车中泛滥的仪表台开裂问题让多款车型上榜,中型车投诉榜单日系车独占六席。
五、从投诉车款来看,月的投诉集中于2022款和2021款等三年内新车,元PLUS、皇冠陆放和标致408是被投诉最多的车型。其他款老车型排在第三位,投诉为所熟知的仪表台老化开裂问题。本月2023款车型投诉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6%。
六、从投诉问题来看,车身电气是本月被投诉最多的问题,其中丰田的老款车型是该类投诉的常客。服务类问题紧随其后,元PLUS变相加价和标致408的保价问题均在其列。发动机问题排名第三,主要表现为发动机异响、漏油、漏防冻液、发动机无法启动等。
一 汽车培启档品牌投诉指数分布
4月份,丰田继续“霸榜”,以绝对优势持续领跑,这其中既有丰田品类丰富的固有情况,也有仪表台老化开裂大面积爆发的原因。长安汽车升至第二,车机系统老旧无法OTA升级的投诉在多款热门车型上集中出现,使其成为本月品牌投诉中最大的黑马。比亚迪升至第三位,是榜单中少数非质量问题排名上升的品牌,因比亚迪旗下产品价格波动损害了已购车主的利益,从而引发投诉。投诉品牌TOP10中,本土品牌和海外品牌各占五席,本土品牌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投诉份额提升也十分明显。
(一)丰田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
4月份,丰田依旧面临各种质量问题的轮番轰炸,在仪表台老化开裂的固有问题上,皇冠陆放的车机系统老化无法OTA升级可谓异军突起,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高位,成为丰田品牌投诉的支柱车型。
(二)长安汽车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
本月,长安汽车成为品牌榜单中的最大黑马,旗下长安UNI-K、长安UNI-K智电iDD、长安CS55 PLUS三款热门车型均陷车机舆论漩涡,长安三车宣传时均支持OTA升级,结果部分车主购车一半年依旧用着老系统,因车机系统版本低频发车机卡顿、全景摄像头无法使用等情况,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三)比亚迪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
4月,元PLUS以一己之力支撑起比亚迪品牌排名第三的位置,厂商变相降价是车主投诉最多的问题,也是元PLUS空降榜单的主要原因。据悉,部分车主顾虑新能源车价格不稳定特意提前询问了销售是否会降价,在得到无优惠的答复后纷纷入手,结果在比亚迪推出88元抵扣5888元的优惠活动后引发不满,促成集中投诉事件,同样受该问题困扰还有海豚和海豹。
二 车企类别投诉指数分布
本月,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占比达到了45%;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占比持续上升,至52%;进口车企的投诉指数下降至3%。TOP10榜单上,6家自主车企上榜,合资车企占据四席。
合资车企投诉指数下滑明显,其中很大原因是宝马系的集体退场,仅靠皇冠陆放和标致408等少数合资车型支撑,已难以占据主要地位。自主车企中,长安“三杰”和比亚迪“独侠”的强势崛起,成为拉动自主车企投诉指数走高的主要动力。进口车企本月投诉指数与上月持平,宝马依旧是进口品牌中的投诉主力。
(一)重点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分析
本月,一汽丰田毫无悬念的再次霸榜,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机系统老化无法OTA两大致命问题,让它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东风标致跃升至第二位,其主要问题并非出在质量上,而是东风标致并未将守护消费者信心的报价政策执行到底,巨幅的优惠引发标致408首批车主不满,进而形成投诉洪流。广汽丰田排在投诉榜单第三位,凯美瑞仪表台老化开裂和汉兰达的发动机车机问题是其两大投诉支柱。
(二)重点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分析
本月,投诉榜单TOP10中出现两匹黑马,长安汽车因UNI系列和CS系列的车机问题,投诉指数出现爆发式增长,空降榜单首位。比亚迪上榜则与质量无关,主要因旗下热销车型价格变化引发老车主不满,引发对于元PLUS、海豹、海豚等车型的集中投诉。吉利汽车排名第三,本月并没有投诉突出车型,上榜主要原因是车型基数大。
三 汽车国别投诉指数分布
4月份,华系车仍然是被投诉最多的车系。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是被投诉最多的华系品牌,长安汽车UNI系列、CS系列两大热销系列集体沦陷,比亚迪元PLUS、海豚、海豹等热销车型因价格调整纷纷上榜。日系车本月排名第二,丰田成为投诉大户,仪表台开裂投诉居高不下同时,车机卡滞无法升级成为新的吐槽点。德系车排名第三,宝马车机减配和奥迪天窗漏水、电机无配件、电车降价都是车主吐槽的重点。
从投诉问题来看,长安UNI系列、CS75系列车机老旧不升级和比亚迪元PLUS、海豚、海豹价格下降是车主集中投诉度较高的问题。南北丰田的老款车型仪表台老化问题不必多提,已是长期霸榜的存在,皇冠陆放、汉兰达新车的车机问题也十分严重。德系车的主要问题依然集中在宝马多车车机减配和奥迪天窗漏水、配件不足等问题上。
四 细分车型投诉指数分布
本月,SUV车型的投诉指数占比略有下降,降至53%。除少数合资车型投诉突出外,SUV投诉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紧凑车回归第二,标致408是其中最大的出力者,本是挽回形象的保价政策在此被东风标致玩坏了。中型车排名第三,占比15%,在日系车中泛滥的仪表台开裂问题让多款车型上榜,中型车投诉榜单日系车独占六席。
SUV榜单中,元PLUS空降榜首,不过并非因质量问题上榜,而是因价格波动引发老车主的不满被送上榜单。皇冠陆放退至第二,车机系统老旧长时间不升级,致使系统卡顿影响使用被投诉。长安UNI-K排名第三,投诉问题与皇冠陆放类似,均是因车机系统长时间不升级影响使用,引发的车主集中投诉。
紧凑车方面,标致408同样是空降榜首,标致408刚上市时为给消费者信心推出保价政策,结果在前段时间的降价浪潮中标致408也出现了2万元优惠,将保价承诺抛之脑后,引发车主不满。卡罗拉排名第二,置身于仪表台开裂漩涡无法自拔,排名第三的马自达3 昂克赛拉同样深陷仪表台开裂漩涡,该问题俨然成为日系车的通病。
中型车中,锐志排名第一,仪表台老化开裂已经成为日系老车的致命难题。深蓝SL03延续上月投诉问题排名第二,凯美瑞排名第三,再次将视线拉回到日系车仪表台老化开裂的老问题。
五 车款投诉指数分布
从投诉车款分部来看,本月的投诉集中于2022款和2021款等三年内新车,元PLUS、皇冠陆放和标致408是被投诉最多的车型。其他款老车型排在第三位,投诉为所熟知的仪表台老化开裂问题。本月2023款车型投诉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6%。
4月份,2022款是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占比达到35%,元PLUS变相降价、标致408无视报价承诺、长安UNI-K 智电iDD车机系统老旧无法升级均遭到车主集中投诉。其他款车型投诉占达到21%,投诉车型基本被丰田包场,主要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仪表台老化开裂。2021款车型投诉集中于车机层面,皇冠陆放和长安UNI-K均是该层面投诉的重点车型,车型上市一年多迟迟不更新系统,造成使用不便引发投诉。
六 问题投诉指数分布
从投诉问题分布来看,车身电气是本月被投诉最多的问题,其中丰田的老款车型是该类投诉的常客。服务类问题紧随其后,元PLUS变相加价和标致408的保价问题均在其列。发动机问题排名第三,主要表现为发动机异响、漏油、漏防冻液、发动机无法启动等。
丰田皇冠、凯美瑞、卡罗拉等车型基本占据了车身及电气投诉的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该类问题已经在其他日系品牌上蔓延,俨然成为整个日系车的通病;此外车机系统无法升级也被囊括在车身及电气投诉之内,其中不乏皇冠陆放、长安UNI系列等重点投诉车型。服务类投诉问题本月主要表现在价格上,元PLUS、海豚、海豹等比亚迪热门车型变相降价和标致408保价问题都是车主集中投诉的对象。发动机投诉方面,标致408的烧机油问题再次复出,飞度的冷车启动异响也是难以解决的世纪难题。
整体来看,随着汽车科技化属性的增加,关于车机系统等科技配件的投诉越来越多。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原有的汽车价格体系受到冲击,频繁的价格浮动成为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能都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新能源车降价成为新的投诉点。
4月份,车辆价格是投诉集中度最高的问题,元PLIS和标致408均因价格问题上榜。此外车机问题在长安UNI系上大爆发,长时间不升级是车主集中吐槽的焦点,该问题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皇冠陆放上同样出现过。
投诉指数: 汽车门网全新构建汽车投诉指数计算模型(简称:QCMS),将车型质量投诉分为八大类,根据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轮胎、服务等问题影响严重性分别赋权,并对集中性事件额外加权,最终形成有效投诉指数,指数越大越严重。
数据来源:汽车门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于2023年长安汽车股票为什么降,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