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概念股票代码,春秋股价实时行情
本篇文章给各位分享春秋时代概念股票代码,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 1、请问春秋战国前后都有什么时期
- 2、春秋时期是指什么时期?
- 3、春秋时代是什么意思
- 4、春秋时代人们怎么用算筹表示8
- 5、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6、闲扯资治通鉴(二):何谓春秋战国?把周王朝看成一家公司吗?
请问春秋战国前后都有什么时期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启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汤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武王姬昌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周平王(宜臼)
秦【公元前221-公元含穗大前207】秦始皇嬴政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汉高祖刘邦
新【9-23】王莽
东汉【25-220】刘秀
魏【220-265】曹丕
蜀【221-263】刘备
吴【229-280】孙权
西晋【265-316】司马炎
东晋【317-420】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宋【420-479】刘裕
齐【479-502】萧道成
梁【502-557】萧衍
陈【557-589】陈霸先
北魏【386-534】族旦拓跋谈竖珪
东魏【534-550】元善见
西魏【535-557】元宝炬
北齐【550-577】高洋
北周【557-581】宇文觉
隋【581-618】隋文帝杨坚
唐【618-907】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2-979】方镇
契丹 辽【916-1125】耶律阿保机
北宋【960-1127】宋太祖赵匡胤
西夏【1038-1227】元昊
南宋【1127-1276】宋高宗赵构
金【1115-1234】完颜阿骨打
元【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
明【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
清【1636-1911】皇太极
春秋时期是指什么时期?
春秋战国主要指东周时期。当时的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因为当时的时代经历了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姿侍文学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诸侯并立带来的社会大动荡和大发展。
说到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其实还有一点大家容易混淆的,那就是春秋战国其实是两个轿册山概念,两者之间的分割界限较为模糊,春秋转入战国的时间过度地十分自然,是春秋在前,此间发生的是各诸侯争霸,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战国在后,此间发生的是各国争雄,分别是闭中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时代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乎拍信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岁轮穆公、楚庄王相继贺仿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谢谢。
春秋时代人们怎么用算筹表示8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旦拿誉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敏喊相应的算模段筹来表示.
8就是这样的:
|||
—
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前早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稿键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键悔巧为战国.
闲扯资治通鉴(二):何谓春秋战国?把周王朝看成一家公司吗?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有各个诸侯国,之间是啥关系,春秋战国有啥具体区别?今天我们来个更直观的描述。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后,采取分封制,把自家的子子孙孙、亲戚老表、功臣名将,悉数划片区,分封到各地,成为一方诸侯,也就是说,各个诸侯国的祖上都是亲戚、熟人关系。
诸侯国数量庞大,据统计,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现在可考的先后共有130多个。严格来讲,周朝这套才叫做标准的“封建时代”。(所以说封神榜是假的,封诸侯是真的……)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今天套用大家熟悉的企业形式来解说。
一、姬董的集团化改制
周武王姬发干掉商纣王、建立周朝,可以视为姬董事长经过一番拼杀,创立了姬氏企业。
公司的业务太广、范围太大,总部很亏郑祥难照顾的面面俱到,业务发展难以高效开展。
姬董决定进行改制,变身为集团化企业:按片区成立各个分公司,交给自己的子孙、亲友以及曾经的忠实老部下去管理。毕竟自己人,最放心。
为了保持公司的整体一致性,姬老板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个分公司要承认总公司的权威,按时上交一定的利润;
(二)在大老板需要的时候,积极响应配合,否则,后果那将会相当的严重;
(三)除非经总部统一安排,各分公司不得自行兼并、拆分。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保证上述前提下,为了激发各分公司积极开拓业务,姬老板给他们赋予以下自主权:
(一)各分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号,分公司老总一职可以家族代代相传,总部一般不加干预;
(二)各分公司开拓新业务获取的利益,由分公司自行拥有。
有总部金字招牌撑腰,出了问题有姬董出头,同时还有自己的独立运营权,业务的增长部分还归自己所有……这是多么诱人的条件啊!
战国初期形势图
还废话什么,兄弟们拼了!996算什么,我们愿意007!!
打了鸡血般的各分公司拼命开拓,姬氏集团的势力范围飞速扩张,业务蒸蒸日上。
二、日渐失控的集团秩序
然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名利面前,不管是什么亲戚都不顶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属关丛茄系的疏远,各分公司之间的生意摩擦也越来越多,起初,大家都找总部的姬董出面解决协调(提醒:这里的姬董,指的是创立集团的姬发董事长的后代)。
时间如流水,生意就这么运转着,然而,事情越来越向着对总部不利的趋势发展:
由于总部自身并不开拓业务,自身的收益来源于各分公司的利润上缴。但是,随着业务的拓展,一些分销搏公司的实力慢慢的远远超过了总部。比如位于东部的名为“齐”的分公司,在姜总(这里指齐桓公姜小白,姜太公之后)的带领下,一段时期内实力雄踞各分公司之首,威风八面,其他分公司对姜总也是有求必应、笑脸相迎;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共同推举姜总为“霸主”。
不过还好,姜总的宗旨是“尊王攘夷”,即对内坚决维护总部的利益,对外带领众多分公司,一起修理不属于姬氏集团的其他公司。总部姬董虽然权威少了点,不过总体的面子还在。
其后,名为“晋”的分公司雄起了(并且雄起了100多年)。万幸,这家公司的老总也姓姬,是总部姬董的自家人。所以仗着“晋”公司的姬总替自己撑腰,一段时间内姬董日子还算过得去。
接下来,先后有其他分公司陆续崛起,实力称雄一时,比如楚、秦、吴、越等等。他们之间掐架不断,但对此姬董已无力协调,只能任其发展。不过,这一阶段大家互掐的目的总体不过分,除了占点小便宜、兼并几个小公司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其他分公司的承认与敬仰,大型分公司之间基本还保持着均势。
三、自食其果,姬氏集团的覆灭
然而,世界上最难揣测的就是人心,各分公司的发展逐渐变质了:
首先是集团的王牌分公司“晋”,被分公司内的三大干将一分为三,并且强迫姬董予以承认;
接着是另一个大分公司“齐”的姜总被自己的手下干掉
紧接着,各个分公司之间互相吞并日趋激烈,大吃小,小公司在不同大公司的夹缝中委曲求全,但最终都难逃被兼并的命运,并在一定时期形成了七个大型分公司并立的局面。
在这个惨烈的兼并过程中,名为“秦”的分公司实在生猛,在猛揍各分公司的同时,顺便把姬氏集团总部也给吃掉了。
最终,“秦”公司将其他分公司悉数吞并,成立了新的企业,并且采用新的管理模式,不再设立分公司,而采取直接派出职业经理人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至此,几百年来各公司之间的惨烈厮杀终于告一段落。市场进入了嬴氏企业的时代。
关于春秋与战国的区别,这里引用下民国时期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杨帆飞驰,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若把战争比作赌博,那么,春秋的列强,除吴国外,全是涵养功深的赌徒,无论怎样大输,决不致卖田典宅;战国时代的列强却多半是滥赌的莽汉,每把全部家业作孤注一掷,每在旦夕之间,以富翁入局,以穷汉出场,虽然期间也有一个赌棍,以赌起家,终于把赌伴的财产骗赢净尽。”(出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最终赢的这个赌棍指的就是秦国了)
常州春秋五霸石刻
关于春秋时代概念股票代码,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