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是加还是减,加基点跟减基点的区别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是加还是减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是加
1.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2.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指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时,所采用的是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而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这两者的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3.现金流量表第“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要加“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没有“其他对现金的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来就是“净现金流量”,不存在再加的问题。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是增加的,因为汇率的变化会影响到货币的汇率。例如,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那么可能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现金的购买能力。
反之,如果汇率升值,那么会导致货币的支付能力增加,从而减少现金的使用。
加基点跟减基点的区别
1:加基点和减基点是指证券交易市场中的一种调整价格单位。
加基点是指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按固定比例增加,用于调整证券市场价格。
它是一种上涨的单位,表示价格增加多少。
例如,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是10元,加基点10基点,那么价格会增加1分,变为10.01元。
减基点是指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按固定比例减少,用于调整证券市场价格。
它是一种下跌的单位,表示价格减少多少。
例如,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是10元,减基点10基点,那么价格会减少1分,变为9.99元。
加基点和减基点的概念常用于证券市场的价格调整和波动计算中。
在实际交易中,它们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价格的波动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同时,加基点和减基点还可以用于计算价格涨跌幅度以及市场指数的变化等方面。
在投资和交易过程中,准确理解和运用加基点和减基点的概念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向,进行风险管理。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它们所表示的浮动利率不同。
加基点是指国家在进行借贷和谈判各种合同的价格时,用来表示价格变动的一个最小的单位。它通常表示一个很小的百分比,例如0.01%。加基点通常用于浮动利率,表示在基准利率上增加的固定点数。
减基点则相反,它是指在基准利率上减少的固定点数。同样地,基点也是一个很小的百分比,用于表示价格变动。
总的来说,加基点和减基点是相对的,它们主要用于表示浮动利率,其中加基点表示在基准利率上增加固定点数,而减基点则表示在基准利率上减少固定点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