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汇率制度解释,imf汇率制度分为哪四大类
盯住汇率制度解释
盯住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盯住其他国家货币,该国货币汇率随被盯住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而变动。
具体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盯住某一种货币,通常是钉住一些经济发达并与本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比如一些美洲国家货币盯住美元,一些英联邦国家货币盯住英镑等;
另一种是盯住一篮子货币,即选择若干种同本国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汇率作为参考,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一个货币篮子,来制定本国货币的汇率。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钉住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港币五种货币为篮子的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imf汇率制度分为哪四大类
(1)钉住汇率制。它是一种汇率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一个国家会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种货币或一个货币篮子。
(2)联合浮动制度。这种汇率安排在1999年以前主要存在于欧盟内部,欧盟成员国之间汇率相对稳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当然,1999年1月1日起,欧元进入记账流通后,这种联合浮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3)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向有利本国政策目标的方向浮动。
(4)单独浮动制度。这是指本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汇率只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