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经济学中、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三者这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写出"公式"来说明),汇率涨跌由什么决定
解释经济学中、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三者这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写出"公式"来说明)
关于三者的研究有很多,说法也不太一致。
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可能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说一下吧。总体来说,通胀率高时,往往意味货币供应多,利率降低;汇率取决于两国间的利率的对比,因此要看两国利率的变化。几个公式: 关于利率与通货膨胀。有名的是费雪效应和泰勒规则。根据费雪效应:i=r+βp。其中i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预期,β为名义利率因通货膨胀预期而做出的反应。根据泰勒规则:i=π+gy+h(π-π‘)+i’。其中,i为短期利率,π为通货膨胀(相当于P的百分比),y为实际收入对其预期的偏离程度的百分比,π‘和i’为常数,前者一般是人们计划实现的通胀目标,后者为估计得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斜率为(1+h)。泰勒规则很明确地显示了利率与通胀的关系,往往被用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性公式。关于利率与汇率。比较有名的是以一价定律为基础。由于一价定律,实际收益在交易后各国应趋同。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则Y(1+Rh)=Y*E0(1+Rf)/Et 其中,Y表示货币量,Rh为本国利率,E0为本国当期汇率,Rf为外币利率,Et为远期汇率。整理得:Et/E0=(1+Rh)/(1+Rf)。关于汇率与通货膨胀。有很多理论,其中购买力评价说和货币分析说比较有名。绝对购买力平价:r=Pa/Pb。其中r为汇率,Pa为A国物价总指数,Pb为B国物价总指数。相对购买力平价:r1=r0*【(Pa1/Pb1)/(Pa0/Pb0)】。其中r1为远期汇率,r0为基期汇率。Pa1、Pb1、Pa0、Pb0分别为AB两国远期和基期物价总指数。物价总指数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因此上述公式就将汇率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货币分析说是在购买力评价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一步强调了货币供给(通胀)对汇率的影响。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或许关于三者还有其他公式证明其关系,但俺就不知道了。。。上述内容仅做参考。汇率涨跌由什么决定
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如果考虑到货币保值的作用,汇兑心理学有另一种解释。即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对比就是汇率。而一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则主观评价相对就高,该国货币坚挺。
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关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作用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葛逊就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资产组合说也有所提及。
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
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异。
所有货币学派的理论对利率在汇率波动中的作用都有论及。但是阐述的最为明确的是70年代后兴起的利率评价说。该理论从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释了汇率的变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5.人们的心理预期。
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