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汇率 > 正文

汇率

利率平价理论公式,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的关系

访客2023-10-10汇率51

利率平价理论公式

利率平价是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消的现象。根据利率平价关系,投资者通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不管在国内投资还是国外投资,都会实现同样的国内收益率。

一、利润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利率平价,也称作利息率平价,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

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版意两种货币权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条件。如:Se/S=(1+r)/(1+re)。

利率平价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销。

利率平价理论核心观点:

通过利率同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的原因。该学说认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差决定的,(远期汇率的升水、贴水率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异)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在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情况下,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

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的关系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区别:

1、代表含义不同:

(1)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后者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2)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价格应是相等的。

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标价是一致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该定律适用于商品市场,与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

2、目的不同:

(1)购买力平价目的是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2)一价定律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在评价成本和收益以计算净现值时,可以用任何一个竞争市场的价格来确定它们的现金价值,而不用考虑所有可能的市场价格。

3、针对对象不同:

(1)购买力平价是一个衡量物价的商品的集合。

(2)一价定律只限于一种商品。

汇率定价原理

利率与汇率的原理是基于利率平价理论。资本是逐利的,利差会带来跨境资本流动,而资本的利差套利活动会改变货币供需,而货币的供需则会改变汇率。

凡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利率和汇率,都存在套利机会,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套利机会不可能是无风险套利。

平价原理什么意思

平价原理是在套利驱动的均衡状态下,购买一股看涨期权、卖空1股股票、抛出1股看跌期权、借入资金购买1股股票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应该为0。

进行了这样的组合时投资人的投资成本正好为0,即投资时投资人没有掏一分钱,即投资额为0,因此其在期权到期时组合的净收入为0,这样的话市场才能均衡,否则如果不投资一分钱,反而能获利,则所有的投资人都会进行这样的操作了。

根据上面的原理,则看跌期权价格-看涨期权价格+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现值=0 。

即看涨期权价格-看跌期权价值=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现值。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