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汇率制度解释
盯住汇率制度解释
盯住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盯住其他国家货币,该国货币汇率随被盯住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而变动。
具体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盯住某一种货币,通常是钉住一些经济发达并与本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比如一些美洲国家货币盯住美元,一些英联邦国家货币盯住英镑等;
另一种是盯住一篮子货币,即选择若干种同本国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汇率作为参考,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一个货币篮子,来制定本国货币的汇率。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钉住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港币五种货币为篮子的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英国汇率制度演变
英国于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废除金本位制,金币停止流通,英国停止兑换黄金。
1925年5月13日,英国执行金块本位制。
因世界经济大危机而于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弃,英镑演化成不能兑现的纸币。
因外汇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规定英镑含金量为3.58134克。
1947年7月15日,英国宣布英镑实行自由兑换,由于外汇储备迅速流失,于同年8月份又恢复外汇管制。
1971年8月15日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后,英镑开始以不变的含金量为基础确定对美元的比价。和美元挂钩。
1990年10月8日,英镑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其对货币体系内各种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为6%。
1992年9月16日,英国宣布英镑暂时脱离欧洲货币体系。
2010年6月货币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何种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
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