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汇率 > 正文

汇率

古代五两银子是多少钱

访客2024-01-26汇率32

古代五两银子是多少钱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2000—4000元

所以分别乘以5就OK了。

古代时候银子是非常缺乏的。

很多人单纯的以为古代的一两银子就等于是现在的一元钱,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还有就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相当于现代的支票一样,其实这是不对的.古时的银子匮乏,而且携带不便,只有那些做大笔买卖的商人才会在身上携带银票出门,一般的百姓官员是不可能像电视剧里那样动辄掏出几百上千甚至是上万两的银票。

古代的银票兑换成现银是要付手续费的,所以就算是有人拿得出银票,一般的商店也不会收的。

古时金银的产量不稳,所以兑换的汇率也不一定.但在唐宋之后相差却也不是很大.金银的比例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 末期的1:10,到十八世纪末达到1:20。

我们以清为例。道光初年一两银子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再说以唐朝一个九品官为例。一位唐朝九品官的月俸为五石米<每石米的价格:上等米为九钱五分,中等米为九钱三分,下等米为八钱三分/白面每斤九文,相当于我们现在计量单位的12两。

所以,一石米无论贵贱,都不会超过一两银子,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唐朝九品官的月薪相当于五两银子。直至清代,一个六品官员的年俸为45两银子,每月薪不足四两银.当时的一斤猪肉不足二十文钱。

单是由此便可见,古时的一两银子有多珍贵,有的人甚至到死都没有见过银子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仅从猪肉的市场价格来看的话,古时候的银子,与现在的人民币来说的话,应该是珍贵很多的。

扩展资料: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

古代一千文等于多少人民币

200元左右。

其实这个很难说,中国的历史这么长,各个时期的物价也是千差万别。尤其战乱时候物价更是其不稳定,只好按照太平时期的相同购买力下各自的数值来估计:

以明朝万历年间为例,据史书记载,这个时期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普通大米,一石大米是一百二十斤,就是说一两白银可以买二百四十斤大米。而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一斤普通的大米以2.5元/斤计算,那么可知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相当于现在的六百元。当然这是按明朝的标准计算的,如果放到大唐盛世的观贞年间就更是不得了啦,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四千元人民币左右!

至于银子和铜钱的汇率,除宋朝比较混乱外,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是1:1千,也就是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千文铜钱!

古代的三百两银子是多少

15万到60万人民币

一两银子大概可以换一千铜钱(一贯)上下,购买力大致在500元到2000元之间,三百两大致15万到60万的购买力之间。宋朝汴京一个小院子大概300贯。

30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大约十九万八千元左右。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300两就是十九万八千左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