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货币互换”是什么意思
“中日货币互换”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就是你的钱等于我的钱,我的钱等于你的钱。
和外汇储备一个意思。
过去的外汇储备是用贸易的形式实现,即一方是物,一方是货币。现在双方都是货币,不经过贸易,即两国央行达成了一份交易,从中方的角度来说,将在三年之内用2000亿元人民币购买34000亿日元外汇;从日方的角度来说,将在三年之内用34000亿购买2000亿人民币外汇。
双方通过这样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等于都同时提升了各自的外汇储备。
意义:
一是双方金融互信,任何一方不相信对方,都无法实现货币互换,也就是我怕你的钱突然毛了,变成废纸那就亏大了。
二是外汇多元,不再以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货币,各自增加本币的信用,减少外储风险。
三是金融互信的背后是政治互信,双方端枪戳老美屁股,侵蚀美元霸主地位。
四是老二老三联手,主导亚洲。
问题,主要就看日本到底是依赖美国,还是与亚洲大国谋求共同繁荣,估计这只是试探,看看美国人反应,美国肯定要有动作,它无奈老二,但压制老三有的是办法。
长远来说利好,要做好日本反复无常的准备。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货币互换也就是本币互换,就是两个国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直接使用两国的货币而不再使用国际上一贯使用的美元,说白了就是把美元踢开,让美元哪凉快哪待着去。
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呢?自主要的好处就是绕开了美元,全世界外贸交易主要采用美元计价,造就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强势美元使得美国获得很多的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优势,比如对于伊朗的制裁就是不让你用美元,造成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还有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美国通过超发货币征收全世界的“货币税”等等。
那么两国绕开美元实行本币互换有什么好处呢?两国不再使用美元结算的时候,就避免了每次把美元再换回本币的时候产生的汇差,这样就减少了两国贸易之间的损失。
目前我国和很多国家都有本币互换协议,比如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不断的上升,也可以看出就算是美国的盟友在强美元的压榨下,也开始慢慢的开始了去美元化。
一般来讲,货币互换发生在经济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之间,我们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很多货币互换的协议,在这一协议框架内我们规定相互进行货币互换的额度,那么意味着双方进行经贸往来,可以使用某一种指定的货币来结算,并且可以在额度内自由兑换为对方货币或指定的外币,这样一来就是对贸易便利化的极大促进。因此,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双方的贸易往来。
从另一方面来讲,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也能够增进交往,双方的政治经济互信程度只有政治关系稳定并相互信赖的国家之间才能够享有落实相关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在现实当中也能够经常发现某些原有已经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由于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而导致无法实施的案例,同时也会发现那些由于政治关系改善,货币互换协议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案例。
货币互换的额度也充分显示了两个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密切程度。同时如果一个货币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更强的影响力,那么这一货币互换协议也将成为这一主导货币国际化道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即是所谓的“中日货币互换”。
意思是什么呢?即是两国央行达成了一份交易,从中方的角度来说,将在三年之内用2000亿元人民币购买34000亿日元外汇;从日方的角度来说,将在三年之内用34000亿购买2000亿人民币外汇。双方通过这样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等于都同时提升了各自的外汇储备。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在遇到因结算系统出问题而导致人民币不足等情况时,可以直接通过日本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得到人民币;反之,对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得到日元也是同样有很大便利。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这实际上等于在中日双边贸易中帮助双方都大大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因为日本今后在进口一些中国商品时,不用支付美元而是直接支付人民币;同样地,中国在进口一些日本商品时,也不用支付美元而是直接支付日元。正因如此,中日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实质性的在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因为没有让“美元”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由于中国、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人民币与日元都是位列前五的国际货币,两国的本币互换很大程度上会同时促进两国的贸易增长与货币地位。此外,人民币与日元是汇率都比较坚挺的货币,因此其互换的“战略互惠”性质相当明显。
除了与日本,我们也会与其他许多贸易伙伴国家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对象国的货币汇率没有人民币坚挺,并且其外汇储备本来就相对比较少,因此其实多多少少还是我们照顾对方多一些。当然,为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作出适当的牺牲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与日元的互换,可以说是货币地位平等,互惠特征最明显的一种互换。
中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始自2002年3月,2013年9月协议到期后双方没有展期。失效前两国货币互换的融通上限约3300亿日元。这一次的互换规模较上一次大幅放大。
从此次的“中日货币互换”的规模来看,中日双方在贸易问题上已经开始切实联手起来,在货币地位问题上也互挺对方。这种战略互惠与协作,对维护全球的国际贸易秩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